【摘要】:善于整理知识点,会对大家有很大的帮助的,希望大家在高三期间,好好复习高三政治复习。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高三政治复习:GDP与GNP的区别,希望大家喜欢。
国内生产总值是“领土”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生产要素”概念;国内生产总值是“生产”概念,国民生产总值是“收入”概念。在经济封闭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在经济开放的地区,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因此,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是两个不同但又有联系的指标。
简单地说,上面所提的两组概念,都是用来反映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性指标,但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系列,前者是西方国家常用的经济指标,后者是我国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多使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GDP系列指标。
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总值)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有的社会生产部门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区别在于,二者的计算方式或计算范围不同。GDP是国内生产总值,顾名思义,它的计算是以国界为标准,凡在一国国土之内,不论是否本国公民,创造的产值都算入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NP或说国民生产总值,是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凡是本国公民,不论在境内或境外,其产值都列为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在我国的产值,既应该计入美国政府的GNP,也应该计入中国政府的GDP。
上述两个指标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反映一个国家三大产业的水平和结构状况,同时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社会产品(实物形式,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产值(价值形式)。不同在于,前者是总产值,是“毛收入”;后者是净产值,是一定时期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就其联系说,前者扣除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后,就是净增产值即国民收入。
上述两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认真比较以后,不难发现,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强调的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部分部门,统称工、农、建、商、运)创造的价值总和,而GDP与GNP不仅包括这些物质部门创造的物质产品的价值,还包括第三产业通过为社会提供活劳动(劳务)所产生的价值。或者说,这两组概念的计算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
教材为什么先后使用这样一些不同的概念呢?我们知道,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旨在说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这自然用到GDP和GNP;第五课财政、税收都是讲分配问题,分配的对象是前一时期的创造的社会产品,因此使用的是总产品和净产品(国民收入)这两个概念。
【总结】:多练习,多总结,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三政治复习可以帮助大家,大家高三加油。
初二政治上册感受青春律动练习题:北大师版
经济时事热点:地方楼市调控加码能管多久
最新2017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讲解:民族
2017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
2016-2017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文化与社会
时事热点:网约车的“绣球”该怎么接?
社会时事热点:蹲在厕所里看书的马云,这下丢人丢大了
2016-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试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含解析)
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试题:当代国际社会(含解析)
2016-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最新技巧
“乌纱帽”岂能成为一种商品?
取消窗口挂号不是便民之举
初二政治上册我与父母交朋友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一课时)
社会时事热点:“以骗不到钱为耻”是谁的耻辱?
2017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政党制度
莫让千元打车费毁了专车
“孝老假”探索,关键在“识水性”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生产与经济制度重点讲解
初二政治上册我与父母交朋友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二课时)
专家解读《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七大亮点
人教版初二政治我与父母交朋友练习题:上册
人教版初二政治爱在屋檐下练习题:上册
2017新高三学生政治一轮复习需实现六大转变
经济时事热点:杭州峰会,为世界经济把脉寻策
初二政治上册爱在屋檐下知识点整理:人教版(第二课时)
2016-2017高考一轮复习政治课本要讲究技巧
郭德纲收了台湾弟子,欧弟未来能否赶超岳云鹏?
关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改增试点若干征管问题的公告》的解读
社会时事热点:“孝老假”莫要成了不肖子孙的狂欢节
盘点2017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个人收入的分配知识点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