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政治复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了解从众心理和好奇心,知道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不良嗜好的表现有哪些?
答:如吸烟、酗酒、吸食毒品、沉迷电子游戏等
怎样增强自控能力、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法有哪些?)
答:(1)善于将好奇心转化为浓厚的兴趣,培养自己的高雅生活情趣;(2)学会鉴别不同的情趣,不盲目从众,避免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3)面对诱惑,我们要慎思,加强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2、了解对待学习压力,克服考试焦虑的方法
怎样理智地面对学习压力?
答:(1)学习需要适度的压力,没有压力有可能失去动力,适度的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使我们表现得更积极;(2)但也有消极作用,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不断增加,影响学习效率和已有水平的正常发挥;(3)缓解学习压力的有效办法是明确学习的意义,培养学习的兴趣,此外,把握学习节奏,做自己学习的管理者,掌握良好的学习方式来享受学习。
怎样从容应对考试?
答:(1)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念;(2)实事求是地调整自我期望;(3)增强自身实力,这是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
怎样辨证看待困难和逆境:答:困难和逆境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使人们前进的步伐受到阻碍,从而产生忧愁、焦虑、不安、恐惧等消极心理,另一方面又有利于人们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和智慧。
战胜困难和逆境的要求:
答:(1)要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2)要冷静分析各种原因;(3)要激发探索创新热情;(4)要学会自我疏导,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3、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答:(1)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2)个体也只有紧紧依靠集体,才能有无穷的力量。所以,个人与集体是相互依存的。(3)只有维护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才有保障。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而集体利益是集体中每个成员努力的结果。
发扬“团队精神”有何意义
答:(1)团队精神是团队内部形成的上下一致、相互支持、密切合作、无私奉献的群体精神;(2)团队精神的核心是集体主义,是合作共享、乐于奉献、是个人利益服从团队的利益;(3)具备了团队精神,才能更好地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创造力,形成文明和谐、团结高效的集体,推动社会进步。
怎样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答:(1)关爱集体,人人有责。个人成功不是最终的成功,团队的成功才是最终的成功;(2)只有人人都主动关心、爱护集体,集体才会真正成为我们依恋的家。
怎样关爱集体?
答:(1)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服从集体的安排,积极主动地为集体建设贡献才智;(2)发扬集体的好作风,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集体遇到的困难;(3)在集体中求大同存小异,善于团结他人,让集体发挥更大的力量。
4、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
改革开放后国家发生哪些变化?
答:(1)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党的十一届右中全会以来,我国实行改革开放,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中国人民富了起来、国家强了起来。当今世界,中国是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之一。(2)全面发展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我国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我国的国际影响显著扩大、民族凝聚力极大增强,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3)基本小康的中国。20世纪末,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4)迈向全面小康的中国。在21世纪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热心公益,关心社会的意义及表现:
答:(1)我们要热心公益,亲和社会。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人相互关爱的社会。(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5、理解个人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懂得以扬弃的态度看待民族文化
中华文化有哪些影响?
答:(1)中华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获得发展,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2)而且对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
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创造辉煌历史和文化中形成的。
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哪些表现?
答:新时期的“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求知精神、竞争意识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和实践中的继承和弘扬。
怎样对待民族文化?
答:(1)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青少年责无旁贷的历史重任;(2)珍惜文化传统不等于盲目崇拜,也不能将传统的内容不加选择的兼收并蓄,而应该传承精华,抛弃糟柏,大力弘扬民族精神。
用“改革之吻”唤醒沉睡的公积金
出实招 治懒政 求实效
质量评价给新媒体政务打分
习近平对景谷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作出批示
确保中央政令畅通、决策落地生根
促进社交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聚焦“四风”真改实改推动央企发展
适时适度运用定向举措
习近平党风廉政建设论述摘编: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
着力提高党委书记履职能力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抓作风贵在“到位”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
解决突出问题 建立长效机制
“贯彻群众路线永不结束”彰显党的性质宗旨
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三张清单看改革
科学谋划电力工业发展
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督察关 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加强行政执法文化建设
探寻社区善治“新安之路”
建小城镇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
武汉“城管革命”的成功密码
江西省委书记强卫谈落实“两个责任”:不松手 不甩手 敢出手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
APEC期间放假何以成惯例
把作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林娜: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
树立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高度自觉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