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经济和国营经济这两个词在学习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时会碰到。很多同学认为两者差不多,常常混淆它们的用法,它们能否通用。下面是高二政治知识点寒假复习:国有经济和国营经济解析,希望对高中学生学习有帮助。
在学习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时,会碰到国有经济和国营经济这两个词。那么二者能否互换呢?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国有和国营的含义:
国有:国家所有的(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语文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
国营:由国家投资经营,在我国有中央经营和地方经营两种形式。由中央各部门直接投资经营的叫中央经营,或单称国营;由县以上各级地方政府投资经营的叫地方经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通过比较发现:国有包括所有权和经营权,国营侧重经营权。
国营经济:指由国家直接经营的经济,其性质是由国家性质决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营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国营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经济基础(《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国有经济:指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的经济类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有经济属于全民所有制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
比较国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可以发现:国营经济注重国家直接经营,国有经济注重国家所有。那么,国营经济的所有权归谁呢?国有经济是不是由国家经营呢?二者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通过分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归属发现,不管国营经济还是国有经济,其实质都是全民所有制经济。建国初期全民所有制经济称国营经济;当今全民所有制经济称国有经济,它反映的是我国经济在两个不同时期中的不同的指导思想以及体制。
建国初期,我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时期,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国家对全民所有制不仅具有所有权,而且还要进行具体的经营。即国营经济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同时并存。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指导思想是:国家对国有资产具有所有权、监督权,但一般不进行具体经营。即国有经济中所有权和经营权可以分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所降低,但在关系国家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均占支配地位。
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经济体制还处于计划经济体制阶段。在此时期,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同时并存的。在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表述中,如果仅从经营权和所有权归属的角度看,可以用国有经济代替国营经济,但考虑到两个概念虽实质相同,但分属不同的时期,体现的内涵不同,还是不宜替换。
在整个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体现了我国不同历史阶段的经济体制和指导思想特征,所以不可轻易替换。特别指出,改革开放后,国营经济的称谓逐渐淡化了。我们谈论较多的国有经济则充分体现了现阶段我国经济的指导思想。
高二政治知识点寒假复习:国有经济和国营经济解析就分享到这里了,更多高二政治知识点请继续关注查字典政治网!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在学习中长大》教学研究
如何实现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建议
例谈孩子私自改分的成因
《品德与社会》与语文整合实现双向性收获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教学中提升体验的有效性
实施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对话
如何指导二年级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充分的展示、运用情感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在爱的阳光下》教学研究
怎样走出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误区
品德与社会课是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研读新教材二年级上册的体会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教学研究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珍爱生命》教学研究
浅谈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
谈如何在品德教学中加强和提高学生自理能力
浅谈师生关系的内涵
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产与生活》教学研究
培养孩子在品德课堂教学中的自我评价能力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寻路和行路》教学建议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共欢乐》教学研究
试论如何针对学情引导教学
最有魅力的课程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教学研究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们情感目标的分析及策略
做开明师长 善待孩子的童真、童心
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生活不能没有他们》教学建议
让学生在生活经历中探索生活的意义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