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性原则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原则,下文是规则的客观性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1)规律客观性含义:就是指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有两层意思:
一是指规律的存在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由于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内在联系,它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给事物的,不是人们的意识所赋予的。不管人们是否认识它,喜欢它,它都客观地存在着。
二是指规律是否发挥作用,也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规律起不起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否存在着。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存在时,规律就必然起作用。当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存在时,规律就不起作用。如: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只要具备这个条件,价值规律就必然存在并发生作用,它不会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规律具有客观性,还指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们不能根据自己的意志创造一个客观上不存在的规律,也不能改造或消灭仍然在起作用的规律,规律只能随着客观事物本身的性质、内容和所依赖的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而不能由人的主观意志任意改变。
(3)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抗的。规律是必然联系,说明它是铁的法则,具有强制性。人们想问题,办事情不能同规律背道而驰,否则,就一定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规律的不可违抗性有力地证明了规律是客观的。
(4)思维规律是客观的,并不是说思维规律可以脱离开人类的思维活动而存在。思维规律的客观性表现在,不管人们是否意识到思维规律的要求,是否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都在起作用,人们自觉遵循思维规律进行认识活动,思维规律就能促使人们获得正确认识,反之,在认识活动中就必然遭到失败。
(5)规律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而作为物质运动的规律也必然具有客观性,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构成规律的各种因素是客观的,规律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是客观的。所以说,肯定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与肯定世界的客观实在性是完全一致的。
(6)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只能以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为前提和基础,充分利用规律,做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改造客观世界的预期目的。
规则的客观性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预祝考生可以取得优异的成绩。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7.2中华民族之魂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