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有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区别,机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由各个个体组成的。以下是唯物论知识点,请大家学习。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物理化学上的物质的区别。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来原。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第一性,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4、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集中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真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5、物质决定意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理论依据。从实际出发简单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物质出发,就是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一致。因此要反对从主观出发。
6、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但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又不是等同的。前者的理论前提是物质决定意识,后者的理论前提是按规律办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
唯物论知识点的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希望可以帮助考生更好的复习。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备考专题已经新鲜出炉了,专题包含高考各科第一轮复习要点、复习方法、复习计划、复习试题,大家来一起看看吧~
八下第七课第二框《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八下第八课第二框《维护消费者权益》说课稿
八年级下册《隐私和隐私权》教学设计
《出神入化的书画艺术》的教学设计
《吹向世界的中国风》教学设计
《生命和健康的权利》课堂实录
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我能行!”》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教学设计
《维护消费者权益》教学设计
《吃穿用哪里来》的教学设计
八下第十课第二框《自觉维护正义》教学设计
《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教学设计
《财产留给谁》教学设计
《隐私和隐私权》的教学设计
八下第三课第二框《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护》教学设计
《吹向世界的中国风》的教学设计
《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从古到今话交通》教学设计
《我们的国粹──京剧》教学设计
《少年能自强》教学设计
八下第九课第一框 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 教学设计
《世界上的国家》教学设计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学设计
《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重》教学设计
《知识助我成长》教学设计
《我国的国宝》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出神入化的书画艺术》教学设计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教学设计
八下第九课第一框《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教学设计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