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可以这样来看,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厚积薄发的过程。查字典政治网编辑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
【原理内容】:(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能够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有关实践的基本原理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有关认识的基本原理(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关于真理的原理理论(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提供,更多相关信息欢迎大家持续关注!
2016年9月23日国际时事新闻
不该让留守姑娘为“跨贫困地区”制度疏漏埋单
2016年9月27日时事政治(国际)
文化热点:四大名著怎成非幼读物?
嵌入式社区养老怎样躲开“邻避效应”?
2016年9月28日国内时事新闻
政治热点:举报自己就能让腰杆硬起来?
满城挖地寻玉是对老城保护的戕害
2016年9月23日国内时事新闻
时政热点:落马书记的“儿女情长”害人害己
2013中考政治辨析题题型解析
成了“第四大主科”体育就得到重视了?
“最美野长城”剧情为何反转无常
时政热点:别急着给“网红”官员下定论
2016年9月28日国际时事新闻
时政热点:权力只能“公转”不能“自转”
时政热点:以“清正廉洁”献礼祖国生日
时政热点:“老赖”限考公务员,那官员“老赖”呢?
“最美野长城”问题究竟闹哪样
农民因婚返贫,需要正确引领
时政热点:奖补资金何以沦为官员口中的“唐僧肉”?
社会热点:美女官员写真代言 别急着下定论
教育要将“理工”与“人文”结合
野长城变成游步道,文物保护岂容试错
环保局长的腰杆可以硬起来了
时政热点:去产能须先去权力的“寻租病”
时政热点:一天办不完两张证,这效率“没谁了”
习近平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将于10月24—26日召开
《关于深化公安执法规范化建设的意见》
“禁闯绿灯”的规定为何没闯入人心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