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简答题备考精选:民生问题
一、经济生活
1.谈谈十二五计划强调民富的经济意义,并说明途径和措施。
意义:①社会主义本质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体现,有利于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实现共富。
②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实现民富有利于扩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③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④是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体现。
措施:①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扩大就业领域,增加就业人数。
③建立健全的社保体系。
④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⑤发挥财政的作用,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
2.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措施
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②提高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③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
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对外开放。
⑤加强宏观调控,增强其针对性和有效性。
3.分析国家加大投入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经济道理
①供求影响价格,可以增加供给,减少商品房需求,稳定房价。
②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改善中低收入者住房条件。
③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有利于确保社义市场经济健康平稳发展。
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如何解决就业问题
①根本途径大力发展经济。
②政府要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就业机制,支持和促进就业。
③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扩大就业领域。
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⑤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落实国家政策,积极提供就业岗位。
⑥劳动者提高自身素质,树立正确就业观。
5.我国当前加强扶贫工作的原因
①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有利于实现共富。
②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是贯彻落实科观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有利于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6.运用“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分析政府改善民生措施的依据
①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提高居民收入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
②未来收入影响消费水平,因此要加快完善社保制度,利于稳定收入预期,进一步保障民生。
③社会总体收入水平受收入差距的影响,因此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实现分配公平,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变动影响消费,因此要加强宏观调控稳定物价。
二、政治生活
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为什么要重视教育事业?
①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②政府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③是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④党的性质、宗旨、地位、科观等。
三、文化生活
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如何做好文化领域民生工作?
①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②政府要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正确引导,提供优秀文化作品。
③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首要途径,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④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让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文化享用文化。
2015年中考政治模拟试卷练习
2016年高考政治必背考点
2015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卷五
政务要闻:《习近平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摘编》印发部队
文化时事热点:“不吸烟”最终要成为一种文化
初中政治学业水平模拟试题(有答案)
2016学年高一政治下册期末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期末复习知识点总结
2015年中考政治考前必做模拟试题
经济时事热点:“无人种地”背后的真问题
经济时事热点:“职业红包人”的职业不能姑息纵容
社会时事热点:别让治病“轻松筹”变成“爱心愁”
政策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营造良好市场环境的若干意见
2015年中考政治一模试卷(有答案)
文化时事热点:“明令禁止”高校师生恋是否可行
经济时事热点:468万元买“地震车”如何避免惹争议
2016年5月31日国内外时事概要
中考政治仿真模拟试题(含答案)
2015年政治中考复习资料
文化时事热点:整治微信乱象,有难度更要有力度
中考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中考必备)
2015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卷二
2016学年高三政治下册期末模拟真题
2015年初三政治三模试题(选择题练习)
高考备考政治解题技巧精讲
初三政治上册第一次月考调研试卷
2016学年初二下学期政治期末备考知识点
社会时事热点:“夺命漂流”,人祸放大天灾
李克强:以深化改革激发科技人员积极性
社会时事热点:别让“独生子护理假”沦为“口袋福利”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