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2.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3.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4.我国的民事法律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5.我国刑事法律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6.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法律禁止的行为就是道德所强烈谴责的行为,对于某些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恶劣行为,仅仅谴责一番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打击施恶者。所以说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7.①.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执时,我们应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②.当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占有人返还原物;③.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④.当发生可修复的争议时,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恢复原状。⑤.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行政违法现象,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留学生卖煎饼”赚的不仅是钱
2016届高考政治必备的万能公式
三年后,李克强总理再来芦山!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
民生观察:房地产去库存须调和“冰火两重天”
商家宰客,职能部门为何总是被打脸
社会观察:眼见高楼起,执法部门在哪里
政策解读:习近平治国理政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的第一把“手术刀”
2016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总结
经济热点:降成本要降到企业痛处
时政热点:干部要练就善听网络民意的“顺风耳”
对待“公考泄题”应多一份理性的等待
文化热点:论网红“轻文体”的实践意义
实现医保“全国漫游”只是一个开始
人民观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前景依然可期
经济热点:叫停非理性讨薪,需要制度救济渠道畅通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要学会“网上走基层”
文化热点:创客教育专业化有没有被复制的可能
政策解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
经济热点:国企限薪是下一步改革的发令枪
时政热点:干部常保“冰心”需要制度“撑腰”
2016年4月第4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2016年4月23日时事政治(国际)
经济热点:除了健身教练,还有多少“7天速成的职业”?
社会热点:“年薪50万元招兼职”是个廉价广告
文化热点:欢乐颂:“老干部”式审美有毒
时政热点:“不作为”何以成为一种职业优势?
文化热点:广场舞“年轻化”何尝不是好事
国内要闻:李克强“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奋力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人身安全保护令直击“打老婆天经地义”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