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与分配
1、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创造条件让居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
(2)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结合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都要注重社会公平)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
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体现效率优行,兼顾公平的原则。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
(2)理解如何贯彻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3)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与再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将个人收入与其在经济行动中的贡献挂钩,充分调动人们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②在由国家参与的再分配中,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合理的公平分配。
3、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只有加快经济发展,大力增加社会财富总量,才能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
(2)分配政策的影响:
①在社会财富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过多,会直接减少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最终将对财政收入的增加产生不利影响。
②如果国家财政集中的收入太少,将直接影响国家职能的有效发挥,尤其会降低财政对经济发展支持和调控的力度,最终也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和个人收入的增加。
③国家应当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既保证财政收入和稳步增长,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4、我国财政的作用(结合政府关注民生的事例:如:物价、抗击南方雪灾等)
(1)集中力量办大事:
①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②国家可以通过财政收支的调控促进经济增长(扩张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财政政策)。
A、扩张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增长滞缓(收大于支)一部分经济资源未被利用,经济发展主要受需求不足制约时(供大于求),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通过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拉动经济增长。
B、紧缩性财政政策
在经济发展过热(供小于求),经济的正常运行受供给能力制约时,物价会上涨,政府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来抑制总需求,降低通货膨胀率,给经济降温(支大于收)。
③国家通过财政收支方向,可以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与优化。
(2)人民生活有保障:
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财政通过收入的再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制度牵动着千家万户,涉及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通过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提高广大人民的生活水平。
5、个人所得税(结合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1600元调整为2000元的例证;利息税税率:20%减为5%。)
(1)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2)特点: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高收入者多纳税,少收入者少纳税)。(3)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高考复习的重点一是要掌握所有的知识点,二就是要大量的做题,查字典政治网的编辑就为各位考生带来了高考政治复习:收入与分配
社会时事热点:玩失踪付搜救费应成惯例
经济时事热点:“海淘”业态与监管均需转型升级
社会观察:“强制报告”能否有效保护留守儿童
给研究生月补六千?有钱也不可任性
初三下册政治期末考试知识点总结:在承担责任中成长
文化时事热点:让社区图书室热起来
卫生计生委解读《抗疟药使用规范》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模拟试卷(有答案)
《习近平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摘编》印发部队
精编高二政治下册期末模拟真题(含答案)
高考政治探究世界的本质专练2016
2016年5月26日时事政治(国际)
经济时事热点:换个角度看“肉夹馍标准化”
环境热点:治理排污怎能靠人催
经济时事热点:中国创新发展理念将引领G20杭州峰会
社会时事热点:裸照的旋转门为何越转越快
2016年5月27日时事政治(国际)
社会时事热点:旅游“红牌”最好一亮到底
2016届政治高考政治生活专练题
政治时事热点:一天拿下41套房,国企前高管清白吗
以翰墨书香养浩然之气
商务部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实施“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的意见》
尊重母爱的“哺乳空间”应更多些
高票房电影不能免于批评
文化时事热点:问题论文“闯关”打了谁的脸
政务要闻:深化改革开放优化发展环境 闯出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新路
文化时事热点:杨绛先生辞世为何如此受关注?
时政热点:党员要找到身份“归宿”
社会时事热点:靠什么纾解四川凉州“悬崖村庄”之困?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