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我国的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国体的含义:指国家性质(内容)。
政体的含义:指国家政权的构成(组织)形式。
2)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3)具体历史条件、具体国情不同,相同性质的国家,可能采取不同的政体。
2.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
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选举制度)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内容
①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国家的立法权。(《宪法》必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修改或修订。)地方人大在不与宪法相抵触的情况下,可以制定在其行政地方实行的地方法律法规。
⑤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集体行使职权
情景:在讨论问题时,代表们可以畅所欲言,充分发表不同意见;在表决时,可投赞成票,可投反对票,也可以弃权,但必须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A.民主集中制概括地说,就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领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B.民主集中制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
主要表现:
a)在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有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对违反人民意志和利益或不称职的代表,人民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罢免。
b)在国家权力机关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上,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都由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c)在中央与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上,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d)在人民代表大会的活动中,对法律的制定和大政方针的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突出人民的权利为核心,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方式。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的国家主人翁地位,为人民通过民主渠道管理国家事务提供了根本的制度保证。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整个国家的政治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4)国家的任何其他具体制度的产生,都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依据,不准违背,不准抵触。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概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做足的根本政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
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有力的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社会主义事业建设。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集中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充分发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共同奋斗。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我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能够兼取民主和效率两者之所长。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5)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经过国家权力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制定法律或者做出决定,把自己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变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行为规范和自觉行动。高考政治必背考点:人大制度造福人民
6)小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一定要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绝不能照搬西方那一套政治体制。
5.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概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好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广泛性,要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要关心全国人大和本地区人大有关新闻
2)要积极参与人大代表的选举活动
3)要了解社情民意,向人大代表提出合理的建议
4)要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探究研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谈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问题和前景分析
新媒体时代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的问题和策略
将目标教学融于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独立学院学生学习积极性存在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建议
高中政治课堂有效提问方法初探
谈论“坑爹”还是“坑子”
小议高中政治的审美观
高中政治与人文素质培养论述
思想品德课德育目标的实现策略分析
中国传统节日的德育功能的有效性分析
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设计与探索
谈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谈高中政治课中探究式学习调查
探讨新课程思想品德课的有效教学
对于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设计与探索
高中政治教学的创新策略解析
高中政治研究性学习的路径创新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趣味性
浅析部队政治工作的规范化路径
对将目标教学融于素质教育的路径分析
从政治课堂多媒体的使用谈谈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和发展
对农村初中政治科研究性学习的现状及改进意见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加强中学政治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探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新趋势
分析初中思想政治课中渗透情感的方法
探析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学习方法指导
高中政治教学资源的开发解析
庆安市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备考模拟试题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