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政治第四单元复习资料归纳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感受法律的尊严
【走近法律】
1. 规矩,就是人们说话、做事所依据的标准,也就是社会成员都应遵的行为规则.
2. 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十分重要.
3. 我们身边的规矩有很多.可分为三类:道德、纪律、法律.
4. 法律的显著特征:⑴由国家制定或认可.⑵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⑶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5.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
6. 我国法律:作为人民意志和利益和体现,它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
7. 法律的作用: ⑴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⑵保护作用.
【法不可违】
1. 我们维护自尊,培养自信,实现自立,力求自强,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守规矩,尤其是不能违反法律.
2. 违法行为,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3. 违法行为,可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违宪 行为)
4.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又叫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违法行为,是犯罪行为.
5. 刑法,以国名义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和对犯罪分子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
6. 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法处罚的行为.
7.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第一,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第二,一种触犯刑法的.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第三,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的当罚性,是犯罪的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的必然后果.
8. 刑罚,又叫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实行惩罚的一种强制方法.
9. 我国刑罚的种类分为: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 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
10犯罪历来是国家法律打击的重点,犯罪分子终究要受到来历的刑事处罚.
【防患于未然】
1. 遵守法律,是践行道德的表现.
2. 犯罪行为人的心理都是想获得某种满足.
3.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4.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5.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6.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1.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2.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4.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5.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6.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7.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8.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9.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1.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2.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3.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4.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5.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6.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7.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8.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9.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10. 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敢打官司.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时政热点:党建插壮秧 发展谷满仓
八年级政治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高中政治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教学设计
高考政治主观题解法介绍
文化热点:“手机随手拍”能否拍出法治文明新风
高一政治下学期随堂测试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1)
经济热点:导游可以自由执业 监管不可放任自流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2016年
经济热点:让“质量强市”奏响时代强音
人教版高一政治下册《走近国际社会》练习题:必修二
时政热点:非法跟踪官员,追责也须依法而为
高中《经济生活》主观题要点分析整理
社会热点:试点中的驾证直考,不怕走弯路
经济热点:迪士尼高价门票:与其吐槽,不如学习
企业家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经济热点:让巨额赔偿制度筑起企业的品质信仰
八年级下册政治知识要点:竞争与合作
环境热点:保护野生动物先要管住嘴
文化热点:“网语倒灌”背后的精神底色消退更值得重视
失地农民“一夜返贫”折射管理短板
根治“校园欺凌”还须建立长效机制
高一政治下学期随堂测试题: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2)
经济热点:银行无公厕折射的是“公权至上”
2016高考时事政治:2016年两会最新热词
何时告别“雨季到广州来看海”
社会热点:打击“肾贩子”任重道远
经济热点:何以会有吃人的校园贷
社会热点:“礼让行人” 为何成了要褒奖的行为
文化热点:孩子“太独”,谁的错?
鲁教版初三政治《走向世界的中国》知识点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