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政治高考卷中,事例和情景几乎100%取决于国家的重大政策、方针,国际、国内的重要事件以及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把教材中的理论知识与时政材料有机结合已成为政治高考卷最重要和最突出的特点。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了解时事新闻,还要能够运用学习过的理论知识和观点去思考分析和说明问题。在近几年的政治高考试卷中所采用的时事材料,对于绝大多数考生并不陌生,试题总是从新的角度、新的切入,以前简单的题海战术、临考押题等手段都不管用了,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时密切关注时事新闻。
尽管政治高考卷所提供的时事情景是考生了解或熟悉的,但在回答简答题或分析说明题时却仍然不知所措。每年政治学科高考试卷中的简答题和分析说明题是考生之间拉开差距的题目。要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平时就必须提高时政新闻分析和评价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呢?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很多考生在考前的复习中都不同程度地涉及过高考卷中所采用的时事材料,可是高考卷与平时练习在问题的角度侧重上会有所不同。当考生心理素质不佳时,遇到自己熟悉的材料,发现问题却很陌生,就容易产生一定的畏惧感,导致本来冷静下来能回答的题目因为紧张而不知所云,所以在日常测验中要注意把握答题时间,学会让自己放松,以最佳的状态投入考试。
■夯实基础知识,学会辩证地答题。没有对书本的理解和掌握,怎么可能会有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考生应该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知识与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人为地割裂书本知识本身固有的联系,机械地记忆知识。每一课有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但是我们又不能只关注独立的一课,因为课与课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如第三课的政党制度与第二课的社会主民主政治是有相关性的,如果复习时对于知识结构的掌握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会导致答题要点不完全。
例如2004年上海试卷中的第29题:上海市政府今年5月1日率先施行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要求考生回答信息公开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作用。许多考生都能答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民的参与,却很少有学生回答政府为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提供保证,这说明考生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知识结构的理解不够完整,只顾及民主任务的建设,而没有把它放在整个民主制度中去考虑。
■增强阅读能力,获取题目中有效信息。很多考生大部分时间关注的是书本知识的掌握,可是每年高考用的总是最鲜活的事实材料,这就要求考生在高三一年中关心社会重大时事,经常阅读解放日报、文汇报等重要报刊,这样时事考试时就不会陌生,同时提高了阅读能力。例如:2004年第30题,其中包含的有效信息应该有“经济增长、资源、节约”等词,许多考生只看到了经济增长方式,而忽略了资源稀缺性,导致答题不能完整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
■学会把理论知识与时政新闻建立相应的关联。以一周为周期,收集一周内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对于重大事件要知晓它的来龙去脉,了解事件发展的全过程。可以拿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折三折,把时事粘贴在空白笔记本的左边,中间是相关知识的全部知识结构,右边空白处根据左边的材料写上相应的知识点。这样的做法要求不高,但贵在持之以恒。
“速度与温情”传递的是光明正能量
春节归来话“乡愁”
2016年2月21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3月20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3月13日时事政治(国内)
社会时事热点:交警为何会跟 “炸弹号”车牌过不去?
春节“催生”是全面二孩的“余震”
春节是株没有年轮的树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探析(10篇)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办法》
走出“半熟人社会”需可靠路标
理性看待“房贷新政”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面临四大问题与五大挑战
“政府要求官员为父母洗脚”是个好作业
2016年2月19日时事政治(国内)
习近平:部分干部贪赃枉法欺压百姓 护他干什么
2016年2月26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3月19日时事政治(国内)
微信提现收费除了吐槽还能干什么
2016年3月21日时事政治(国际)
2016年2月23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2月27日时事政治(国内)
社会时事热点:立法保护“老字号”的多重美丽效应
2016年2月22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2月26日时事政治(国际)
时政热点:市政府何敢对法律“置之不理”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
2016年2月20日时事政治(国内)
给贪官“提款机”上把锁
“失恋”岂是安检口打人的“借口”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