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政治考点:之最、最终、第一、一切、首要、主要、主体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2、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3、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4、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的法律是:宪法(具体是:见初二教材P56大号字)。
6、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7、公民最基本的权利(也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先决条件)是指:人身自由权。
8、公民行使监督权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和方式是:新闻监督。
9、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途径是: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2、科学技术(简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1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14、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而不是公民)。
15、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是:人口问题。
16、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宪法。
17、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是:汉字。
18、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有: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
19、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领域中占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20、依法治国的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时政热点:释疑“神童”官员,勿要陷入不可知论
时政热点:用好“能上能下”优化政治生态
时政热点:干部“能上能下”,主要说给谁听?
时政热点:赋权于民兑现官员损害环境终身追责
时政热点:“升迁无望就腐败”,胡闹!
时政热点:终身追责为政绩冲动套上“紧箍咒”
时政热点:警惕“公务员聘任制”煮成了“夹生饭”
时政热点:纪念七七,以民族精神引领未来
时政热点:让党的群众工作“星光灿烂”
时政热点:电视问政的“下文”该如何书写?
时政热点:“关键少数”靠什么引领大多数
时政热点:“廉政套餐”吃出反腐味道
时政热点:公职人员就职为何要向宪法宣誓
时政热点:从“四有”到“四种人”,县委书记的选择
时政热点:小偷空手而归,就能鉴定“清官”?
时政热点:还有多少官员 等待退休后“被扶贫”?
时政热点:去高尔夫腐败标签需慎用“推土机”
时政热点:官员年龄造假不是小问题
时政热点:贪官认“干亲”,葫芦里到底卖的啥药?
时政热点:“国家自主贡献”彰显中国担当
时政热点:治理“小官大贪” 须从行政削权入手
时政热点:让“三严三实”成为改革的“总抓手”
时政热点:“贫困县炫富”倒逼评价机制创新
时政热点:为金砖国家合作增添含金量
时政热点:不正之风越远,群众越近
时政热点:莫让“问而不改”涛声依旧
时政热点:领导没远离群众何须“亲自试吃”
时政热点:抱团腐败案发为何又是“小三立功”?
时政热点:公职人员吸毒源于“三圈”不净
时政热点:局长殴打女员工用的是拳头还是权力?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