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所以现在大家应该要多练题,从题中知道自己的不足,加以巩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期中检测试卷,供大家参考。
政治试题卷共4页,满分 100分,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共25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商店购买油、盐、酱、醋、服装、鞋帽、文化用品等。根据这一日常经济现象回答1-3题
1.列各选项中属于商品的一组是( )
①居民家里使用的自来水 ②社会团体捐献给灾区人民的生活用品 ③同学送的生日礼物 ④市场上出售的蔬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人们总是希望购买到商品的“物美价廉”,这是从下列角度考虑的( )
A.质量与功能 B.使用价值与质量
C.使用价值与价值 D.价格与价值
3.小张采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25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5万元,然后在10年内付清银行贷款20万元及利息5万元。其中5万元首付金、25万元房价和5万元利息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A.流通手段、价值尺度、支付手段 B.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流通手段、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
4.假设某国2007年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为10000亿元,同期该国发行纸币5000亿元代替金属货币流通,年内平均流通了4次。这样1元纸币相当于( )
A.2元金属货币的购买力 B.1元金属货币的购买力
C.0.5元金属货币的购买力 D.4元金属货币的购买力
5.货币的本质是( )
A.商品 B.一般等价物 C.财富 D.黄金白银等贵金属
6.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电子银行、电子政务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人们在购物和旅游时越来越喜欢使用信用卡,其原因是( )
①信用卡是一般等价物,可以作为财富的代表 ②能够方便购物消费 ③可以增强消费安全 ④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发给资信良好的客户的一种信用凭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2007年11月2日,人民币兑换美元中间价再度创出汇改以来新高,达到1:7.459。据悉,截止目前,人民币已经比汇改当日累计升值已超过9.5%。据此回答7-9题。
7.材料表明( )
①人民币汇率跌落 ②美元汇率跌落 ③美元贬值 ④人民币贬值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8.目前汇率的这种变化对我国居民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
A.有利于出口 B.有利于降低出境旅游的成本
C.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D.有利于增加外汇储备
9.面对这种情形,我国政府多次声明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这是因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有利于( )
①人民生活稳定 ②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③使我国主导世界金融的发展,确保我国的国家利益 ④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发展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10.价值规律要求的等价交换是指( )
①每一次具体的交换过程都是等价交换 ②等价交换的实现有赖于价格依据供求变化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等价交换应理解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的趋势 ④在商品交换中绝大多数是等价交换,只有少数是不等价交换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1.在现实生活中,造成物价波动的直接原因是( )
A.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波动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C.个别劳动时间的波动 D.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变化
1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 )
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3.在商品交换中,假如“1双皮鞋=2件上衣”符合等价交换的原则。现在生产皮鞋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下降为原来的一半,而生产上衣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现在1双皮鞋可以换( )件上衣。
A.2 B.4 C.8 D.16
14.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消费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交易方式不同,可以把人们消费行为分为( )
A、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性消费
B、劳务性消费和贷款消费
C、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D、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截至到2015年10月,中国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超过了8.95亿,百人拥有的手机数量为64.04部,排名全球150名。手机已成为百姓生活、工作日常用品。据此回答15~17题。
15.2010年春节前后,主要厂商的和弦、彩屏手机平均跌破千元大观。手机价格下降的根本原因是( )
A.人民币升值,导致物价下降
B.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价格,手机市场供应充足
C.使用价值决定商品的价值,手机使用价值下降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价值量减少
16.高端手机产品价格现仍在3000——5000元之间,许多消费者期待降至1500——2000元时考虑换代。这体现的经济学原理是( )
A.消费者购买商品主要看价格高低
B.降价就能扩大销售量
C.一般价格下降能扩大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
D.价格围绕价值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17.要在手机价格竞争乃至生存竞争中取得优势,企业必须( )
①以实现商品功能为生产目的 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组织生产 ③努力降低生产成本 ④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十九世纪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写到: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十九镑十九先令六便士,结局是幸福;年收入二十镑,年支出二十镑零六便士,结局是痛苦。材料中狄更斯评价“幸福”和“痛苦”的依据是( )
A.收入水平影响消费水平,收入提高消费水平就高,所以“幸福”,反之则“痛苦”
B.适度消费,量入为出,结局是“幸福”;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结局是“痛苦”
C.消费类型影响人们的心理,钱货两清消费使人“幸福”,贷款消费使人“痛苦”
D.消费结构影响人们生活水平,恩格尔系数越小生活水平越高所以“幸福”,反之则“痛苦”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居民纷纷利用“五一”、“十一”长假外出旅游消费。广州的张先生一家利用长假也到北京旅游了。据此回答19—20题。
19.这里的旅游消费属于( )
①劳务消费 ②生存资料消费 ③发展资料消费 ④享受资料消费 ⑤租赁消费
A.①④⑤ B.①②⑤ C.①④ D.③④⑤
20.长假出现旅游消费热的根本原因是( )
A.人们消费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B.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
C.适度消费的观念深入人心 D.国家大力倡导适度超前消费
21.有人认为“金钱是万能的”,有人认为“金钱是魔鬼”,下列对金钱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B.金钱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C.金钱是万恶之源 D.我们不能无限夸大金钱的作用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回答22-25题。
2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以所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3.我国之所以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其根本原因是( )
A.社会主义社会必然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
B.这种基本经济制度是历史上最先进、最科学的经济制度
C.它适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D.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现在已经分庭抗礼了
24.在我国,公有制的范围包括( )
①国有经济 ②集体经济 ③个体经济 ④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和集体成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②③④
25.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
①公有资产在各经济领域占绝对优势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经济的比重逐渐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二、分析说明题(共3题,满分50分)
26.2015年10月5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办人、前行政总裁史蒂夫乔布斯因病逝世,享年56岁。乔布斯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天才,他勇于变革,不断创新,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其推出的全新智能手机iPhone正深刻地改变着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伴随着iPhone智能手机的普及,彩信、视频语音聊天、网络游览、多媒体下载等相关的手机增值业务也随之产生和发展,最终带来通信行业新的飞跃。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生产和消费关系的?(10分)
27.材料一:小王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月工资收入3500元。刚工作就购买了一套面积168平方的高档住宅,每月支付房屋贷款2000元。工作半年后小王又贷款购买了一辆福特汽车,月支付贷款1000元。
材料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我国经济却并未受到严重冲击,究其原因就是我国政府对此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的政策。一方面加大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另一方面完善各项社会保障体系,消除居民的后顾之忧。同时积极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保证商品价格的基本稳定,最终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37%上升为51.9%,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保证了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1)结合材料一,谈谈小王应如何做一名理智的消费者?(12分)
(2)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谈谈我国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的原因(8分)
28.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突破90美元大关,柴油生产成本一路飙升,造成炼油企业利润减少,甚至亏损,于是炼厂纷纷适度降低炼油开工率,以减少损失,而随着冬季的来临,柴油需求量却在猛增,最终造成国内柴油供需之间的紧张矛盾,出现“柴油荒”,由此导致个别地区柴油价格上涨。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目前已经达到了51.3%,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能源紧张问题,就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1) 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柴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什么?(8分)
(2)从《经济生活》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12分)
2015年重庆一中高2014 级高一上期半期考试
政 治 试 题 卷 答 案2015.11
一、选择题(本部答案)
1-5 ACACB 6-10 BCBCB 11-15 DDCDD 16-20 CBBCB 21-25 CCCCD
(大学城答案)
1-5 DCBBC 6-10 BCCCC 11-15 DACAC 16-20 BBCBC 21-25 BDDCD
二、分析说命题(共3题,共50分)
26.答案(10分):①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和方式。(3分)乔布斯的技术创新把电脑和电子产品不断变得简约化、平民化,为消费带来了新的产品。其中他所推出的全新智能手机iPhone正深刻地改变着现代通讯、娱乐乃至生活的方式。(2分)②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表现为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3分)iPhone智能手机的普及,刺激了新的手机增值业务的产生和发展,最终带来通信行业新的发展。(2分)
27.(1) 答案(12分):①树立正确的消费心理。购买168平方的高档住宅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买房应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而定。(3分)②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小王在每月工资用完的情况下还向人借钱购买汽车,其消费支出已经超过他的收入范围,是一种过渡消费。小王应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合理安排每月的消费。(3分)③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小王的消费全是物质方面的消费,完全没有注意到精神方面的消费,在消费过程中他应该既满足物质需求也要满足精神需求,做到平衡消费。(3分)④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小王的消费有很多都是没必要的消费,甚至为了追求住房、汽车而借钱消费。他应该在平时的生活中合理消费,避免产生浪费、没必要的消费。(3分)
(2)答案(8分):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越多,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量就越大。政府提高居民的收入水平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量;消费要受未来预期收入的影响,各项社会保证体系的完善,解除了居民的后顾之忧,使居民对未来收入有一个比较乐观的态度,从而提高居民的消费;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受人们收入差距的影响,调整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差距,可以提高居民的整体消费力,扩大消费。(6分)②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政府对物价的稳定,带来了人们购买力的提高,增加了对商品的消费量。(2分)
28(1)答案(8分): ①价值决定价格。国际原油价格的上涨,导致柴油成本的提高,最终带来了柴油价格的上涨。(4分)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跌。炼油成本的提高,使得炼油企业利润减少,从而减少了柴油供给量,而冬季来临使得柴油的需求量则增多,最终导致柴油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从而带来柴油价格上涨。(4分)
(2)答案(12分):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②不断提高劳动者素质;③发展科学技术;④改革。
【总结】:期中检测试卷就为大家介绍到这了。在高一阶段,大家一定要打好基础,为以后的高考做准备。希望大家在查字典政治网学习愉快。
初一政治第四课人格不可辱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一次段考试题
维护权利履行义务同步练习
第二起跑线同步练习
初一政治第一课我是中学生了测试题及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同步练习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二次检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质量检测试题
师生之间同步练习
立志与成功同步练习
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测试卷
七年级政治上期中试卷及答案
初一政治第二课天生我才必有用测试题及答案
团结就是力量同步练习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期末试卷
七年级政治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的生活》单元检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亮出你自己同步练习
七年级政治让生命之花绽放考试题
七年级政治过健康安全的生活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第二单元 认识自我复习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测试试题
初一政治第五课敬人者 人恒敬之测试题及答案
生活离不开法律同步练习
初一政治第六课授人玫瑰 手留余香测试题及答案
法律是什么同步练习
七年级政治第三单元《学会交往》复习卷
初一政治第七课让人三尺又何妨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政治第九课少年的权利课时训练题
初一政治第十三课要“鱼”还是要“渔”测试题及答案
初一政治第十课有朋自远方来测试题及答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