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理论课涉及我国的国情部分知识,查字典政治网初中频道为大家梳理了有关初一上册政治保护自我知识点归纳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复习使用。
1.受到侵害的原因:
(1)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
(2)生活环境很复杂,存在着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
理解:我们要辩证地分析来自家庭和学校方面的侵害。一方面家长、老师教育学生的目的是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学生要主动地与父母、老师交流思想,避免相互不理解而造成的伤害。对于老师、家长的过激行为,要勇于拒绝,甚至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侵害的影响:侵犯青少年合法权益,损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身边的保护
面对事故和侵害:
(1)我们应该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2)我们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尽自己所能,用智慧和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补充:国家(或政府)为防止青少年受侵害的可采取的措施:
(1)在全社会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公民自护意识(2)及时通报案例,接受教训、警示。
(3)做好公共场所安全设施的维护,强调预防。(4)督促教育部门,抓好教育,增强学生自护能力。(5)运用法律手段,严惩事故责任人。
三、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1.中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1)提高警惕,防范侵害。(2)学会用智慧保护自己。
(3)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4)积极争取社会、学校和家庭等方面的保护。
了解:A、网上交友注意事项(教材P94相关链接)
B、女生自我保护的建议(教材P94相关链接)
2.用智慧保护自己
(1)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要学会运用最有效的救助方法。
(2) 遭遇不法分子的侵害,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勇敢同其搏斗;无能力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要学会把损失降到到最小,保住最大的合法权益。
(3)遭遇违法犯罪行为侵害时,及时报警,并记住坏人的身体特征和其他线索,以有利于公安机关破案。
3.用法律保护自己
我国法律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当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要学会运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注意:
1.有人尾随怎么办?①想办法跑到人多的地方;②躲避到单位、商店或居民家;③及时向民警或过路人求救。
2. 遭到坏人绑架、劫持、伤害等怎么办?①保持镇静,权衡力量对比;②有能力将其制服时,勇敢同其搏斗;无能力时,可以采取呼救法周旋法恐吓法等及时脱身。③脱身后,可及时报警,向公安机关提供坏人的身体特征和其他线索。
3. 独自在家有陌生人威胁怎么办?①不要给陌生人开门;②如其撬门,应立即大声呼救或电话报警;③必要时可拿起家里的菜刀、锤子作为武器,来震慑歹徒。
4. 城市迷路怎么办? ①应及时告诉警察;②打电话给自己最信赖的人来迎接;③不要向其他陌生人求助。
通过上面对初一上册政治保护自我知识点归纳的内容总结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文化时事热点:《X战警:天启》没有审美,但也不疲劳
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视域中的黑格尔与马克思
约定用法和词的定义
文化时事热点:为农村留守娃编织关爱之网
2016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备考知识点整理
政务要闻:宽广的太平洋不应成各国博弈竞技场
学校礼仪教育的几个问题
政务要闻:李克强对“证”下药:管住乱设职业资格的手
自由主义的原则
初探“生活世界”
晚明天主教与佛教的冲突及影响
现象学运动的发展
古典自由主义的灵魂
高考政治诗文中的哲理选择题专练题
知识分子政治和暴力
论政治文明与文明政治
一个建筑现象学的奠基尝试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历史方位与现实取向
文化时事热点:谁来拯救高考工厂里的“浮士德”?
2016年6月第1周国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邓小平的创新精神
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科学发展观
挥霍或者拯救感觉
习近平:宽广的太平洋不应成各国博弈竞技场
发改委解读:红线管控是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制度创新
对哲学上的革命变更和现代转型的认识
二十世纪的政治思想
文化时事热点:高考改革,筑牢教育公平的基石
高考政治名人名言中的哲理选择题练习2016
历年高考政治考点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