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家长和学生存在着错误看法,一是认为平时用不着花时间去学习政治,不少学生把原来阅读政治的时间用来学习其它学科,这种思想认识非常普遍。二是认为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时间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他学科上。三认为政治考试无需多花力气,平时做好笔记,临考时只需翻翻书和资料就行了。结果,每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影响了总分成绩。
政治课该如何复习呢?下面几点可供同学们参考。
1、政治学科的知识点多、复习量大,而且考试题目灵活多变,要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考试成绩,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学习,掌握复习方法,熟悉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技巧,同时要培养良好的心态,这样才能把握试题的脉搏,争取好成绩。
2、教材上的基本观点、原理,有的需要重点记忆,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记忆的知识作铺垫,答题才会得心应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识只需理解,哪些知识必须记忆,平时做到有的放矢。
3、这几年,中考命题方向体现出各学科的综合性,又体现了政治学科思想性、时效性;也体现了考试改革要求的人文性、开放性、新颖性。在学习过程中要明确把握考试内容,和对能力的要求,以避免盲目应试。要特别关注课本中重点强调的知识点,这些知识点是每次考试必考的重点,要把这些知识点有机的进行重组,抓住核心内容进行论述。
4、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累,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政治试题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本内容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相对于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课本有一定的滞后性。而试卷所选取的材料又多为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因此有人认为,只要抓住时政热点,不需要学习教材,显然这是错误的。热点问题与教材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补充的。我们必须用课本的内容和观点进行解释、剖析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
5、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题型多变,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这就是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建议同学们按照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仔细阅读教材,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把握政治理论知识的内在联系。在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6、政治考试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模式都是“题干加问题”。“题干”多源于时政热点材料,所以,平时要养成关注时事政治的好习惯,平时注意收集、整理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是与教材内容联系较紧密的材料。
7、社会主义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国两制”等基本概念和理论一定要熟练掌握,可多做这方面的习题,运用课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性练习,逐步提高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6年10月18日国际时事新闻
发呆五分钟和人这一辈子
习近平致电热烈祝贺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2016年10月18日国内时事新闻
中考政治复习要点:责任与角色同在
2016年10月27日国际时事新闻
法规“打架”,受伤的还是劳动者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贫工作的发动机
精准扶贫关键要贫困户“自己站起来”
赵云城:工业经济平稳向好、活力渐增
时政热点:打通扶贫攻坚路的“最后一公里”
消费升级,不只是方便面要供给侧改革
时政热点:“一把手”带头坏规矩 制度就沦为摆设
发现“问题食品”不能依赖考古学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政治热点:为金砖国家发展注入中国能量
发改委解读《贫困地区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方案》六大亮点
各负其责 合力攻坚——解读《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四大亮点
时政热点:保护举报人隐私需要相关法律不缺位
2016年10月第2周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廉洁为政 官德为本
习近平: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
中考政治必考点: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时政热点:任职限制是对“老赖”的致命一击
少儿版《白蛇传》仍是一部成人剧
对《国务院关于促进创业投资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几点体会认识
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关系网络中的作为
“民族大业”骗局,受害者为何“入戏”
中考政治高频考点:人生的价值
看王宝强的热闹别忘了反观自己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