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政治知识考点总结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含义?
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 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的社会。包括人与人之间和谐,家庭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等。
2、我国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要性、意义等)?
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 ③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 ④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⑤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⑥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
3、结合我国国情运用所学知识从三个方面谈谈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性(为 什么要构建和谐社会?)
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 ②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形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 ③我国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还较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的迫切要求。
4、我们应该要怎样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请你为当地构建和谐社会出谋献策)
①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核心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②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搞好社会建设,坚持四个文明一起抓; ③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可持续发展等战略,实行计划生育、对外开放、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依法治国等基本国策,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 ④充分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伟大民族精神。
5、你身边还有哪些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符的现象?
城乡差距在扩大;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公民道德素质有待提高;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对弱势群体保护不力;腐败比较严重,不稳定的因素增加。
6、请你 描绘一下你心中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成后,应该是高水平的,经济更加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就该是全面的,经济物质发展水平大大地提高,民主更加健全,科技 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是平衡的,大家共奔富裕路,祖国各地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7、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8、我们中学生能为和谐社会的建设做些什么?
(1)在家庭:尊重长辈,主动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与父母和睦相处等;
(2)在学校:遵守纪律,团结同学;遵守校规校纪;关心集体,爱护公物,认真学习,多读有益书籍等;
(3)在社会上:遵纪守法,讲社会公德;保护大自然,培养正义感,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积极参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等。
中学政治教育评价
结合高中政治学科知识解读《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优化《思想政治》课程资源──扬起有效教学的风帆
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模块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点拨技巧
教师专业成长的星光大道──听冯卫东教授专题讲座有感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实验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经济学常识课堂教学过程探究
影响汇率的主要因素
在平行教学中学会反思,体验成长
解读“经济效益”
科学创设情境,促课堂有效生成
浅谈思想政治课堂提问策略
[编辑推荐]高中政治第一节课怎么上?
正确把握关于认识的几对关系
案例分析法与哲学教学
教学片段设计:最完美的树叶──坚持两点论、两分法
《经济常识》学习需要避免的三大误区
如何上好政治复习课
高中政治教学引用乡土材料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学生提问能力的研究
对最高立法机关首次举行立法听证会的理论思考
树立“三个观点”坚持以德育人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堂教学导入一例
教学片段设计:生命的色彩──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政治学科知识体系建构方法及应用
必修1《综合探究 正确对待金钱》教学案例
浅析“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学教师课堂语言评价要做到“五个统筹”
新课改下探究活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