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国 创新中国
【热点回放】
1.建国60周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巨大成就。
2.导弹之父钱学森在北逝世,钱老一直忧虑中国目前缺乏拔尖的领军人材
3.温家宝发表题为《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活。
4.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5.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观点引领】
1.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和标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改变生活。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
3.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科技创新已经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实力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5.教育关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的代表、教育对国家的发展和公民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6.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免费性特点。党和政府致力于促进教育公平,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
7.党和政府尊重劳劝、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
8.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社会主父集中力量办大事。
9.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
10.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
11.团结就是力量,发扬团队精砷。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
12.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要树立远大理想,明确自己的崇高使命和社会责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立志成才,肩负起民族振兴的使命。
【中考预测】
1.自2000年以来.国家为什么要每年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重奖获奖科学家?
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引领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③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④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国家召开科技奖励大会,重奖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说明了什么:
①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②国家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努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
3.除了重奖获奖科学家.怎样做才能使科学技术成为推动中国变革的重要动力?
①优先发展教育,重视人才的培养。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4.2009年.我国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说明了什么?
①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某些领域已步入了世界先进行列;②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成效显著;③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智慧和伟大创造力的民族:我国的自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5.我国能够取得上述重大科技成就.主要原因有哪些?
①坚持了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②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为科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④大力弘扬创新精神;鼓励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⑤广大科技工作者发扬了艰苦备斗、开拓创新。团结合作的精神。
6.总理《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一文中强调:
我们要依靠科学技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依靠科学技术形成少投入、多产出的生产方式和少排放、多利用的消费模式.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新型二业化和城镇化道路,你是如何理解温家宝总理这一讲话主题?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经济发展决定性因素。②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识和永恒的话题,依靠科技进步 人类才能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需要,即实现可持续发展.③加快推进以绿己和低碳技术力标志的能源革命,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7.钱学森生前多次谈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①创新是一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民族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兴衰成败:②青少年要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争做创新型人才等。
8.导弹之父钱学淼的忧虑反映了什么问题?
反映了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仍然比较滞后,教育体制及教育教学方式仍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学生新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9.你认为应该如何才能破解钱学森之忧?
①大力实施素质教育、保护青少年的求知欲,如奇心。激炭他们的剑造潜力:②大力培养青少年创新请安践能力和综合素质;③继续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囤;④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10.请为增强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请你提出几条具体建议。
①大力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为刨新提供良好的社套环境:②加大对创新的资全投入、为自主刨新提供物质保啧: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培养各类具有创新素质的优秀人才;④完善科技创新奖励机制,对各行业的创新人才给予奖励:⑤坚持对外开放、在自立更生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1 1.当前我国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1)优势:①党和国家高受重视科学技术发辰。②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 ③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成就,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④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巨大精神力量;⑤经过广大科拔人员顽强拼搏,已在航天等领域,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积累了一定的创新经验,(2)劣势: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关键技术自给率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优秀拔尖人才比较匮乏;科技投入不足,体制机制还存在不少弊端.
12.请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设计几条宣传口号或公益广告:
(1)走自主创新之路,创中华民族辉煌。(2)增强创新能力,实现跨越发展。(3)自主刨新,以人为本,(4)勇于开拓进取,争做创新人才.(5)创新一一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
13.国家设立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大力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糟神,有何重要意义?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国际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是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②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少年能否创新,关系国家存亡、民族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③创新的希望在于青少年.青少年朝气蓬勃,思想敏锐,敢为人先,陈旧观念少,最具有创造活力。提高青少年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仓】新能力。
14.为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我们青少年自身该怎么做?
①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②珍惜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④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④积极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把创新热情与科学求实态度结合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5.总理五次主持召开座谈会征求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意见和建议,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
①我国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⑦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我国高度重视教育发展和改革工作,培养德智体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16.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教育改革和发展?(教育的重要性)
①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动力。②教育关系子孙后代,公民只有接受教育、掌握知识本领,才能获得良好的就业机会,才能丰富和完善自己,享受现代文明。⑦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④当今世界,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⑤我国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创新型人才。
17.温总理在座谈会上强调要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你事受了哪些体现了教育公平的阳光政策?
①义务教育阶段免收学杂费,提供免费教科书:②义务教育学校取消重点班;③农民工子女上学不得收取借读费:④高中实行均衡招生等.
18.你准备怎样为促进我国教育改革和发晨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①自觉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②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爱社会,本献社会;③积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言献策等。
珍惜无价的自尊同步测试题3
相亲相爱一家人教案
网络交往新空间教案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26
竞争合作求双赢教案1
高三政治必修4课时复习课件5
当代国际社会复习课件3
高三政治必修4课时复习课件2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27
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课件2
维护公共秩序教案
高三政治必修4课时复习课件7
竞争合作求双赢教案2
高三政治必修4课时复习课件6
我们的权益检测题
七彩情绪练习题4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29
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课件1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7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5
生产、劳动与经营复习课件3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4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6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0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22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1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23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2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40
七年级政治上册单元达标测试题33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