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回顾】
百年期盼,八年努力,一朝梦圆。2010年5月1日,世界“文明的河流”交汇在黄浦江河畔,全世界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从多角度、以多种方式展现了他们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诠释和实践,也是人类携手共同奏响的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度,向世界彰显科学发展、和谐进步的新气象,也必将实现上海世博的“成功、精彩、难忘”的目标。
【理论分析】
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是我国政府履行组织社会公共服务,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最主要的职能的体现,也表明坚持对外开放,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交流和合作是我国重要的国家职能,也实践了服务政府在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同时,把工作的重点、政策支持的重点进一步向社会事业发展倾斜,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倾斜。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举办上海世博,是我国奉行和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的生动体现,对展示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展现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现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国内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致,共度时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良好精神风貌。让全世界了解中国、了解上海,也让中国、上海了解世界,加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友好往来,推进世界和平稳定和共同发展。
作为综合性世博会享有 “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利匹克盛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中国上海举办,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也将以此为契机推动上海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以会展业、餐饮业等在内第三产业的发展,率先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经济结构,对上海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促进长三角的经济发展乃至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积极作用。
上海世博的举办,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世博园区的选择和园区场馆建设都立足上海地区的实际情况,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集中民智民意,使上海世博成为“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
上海世博以低碳、环保、节能为主旋律,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有效解决城市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积极探索城市科学发展的模式,使世博会成为展示人与人、人与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窗口。
【试题训练】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孕育了哪些内涵?
【参考答案】
至少有三层:
①城市是经济;②城市是人类进步;③城市是未来。
时政热点:质量是发展党员的生命线
时政热点:勇毅笃行,保持住定力
时政热点:工资是公务员改革的矛盾交织点
时政热点:审计报告新鲜出炉 都是老问题
时政热点:养老金并轨 “兼容”应先行
时政热点:养老金并轨的瓶颈不在于立法
时政热点:“女官员的腐败规律”是个伪问题
时政热点:怎么样让改革落地
时政热点:公务员工资改革不应单纯“涨工资”
时政热点:审计不能陷入“拉锯战”必须拿出“撒手锏”
时政热点:规范用人限权 注重源头防腐
时政热点:善作善成,发挥好能力
时政热点:找到“金钥匙”才能破解“铁饭碗”
时政热点:用好政德这块“压舱石”
时政热点: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
时政热点:以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
时政热点:“大数据反腐”不能牵强附会
时政热点: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
时政热点:打上制度补丁,“减副”才能不压跷跷板
时政热点:以开门立法破“部门利益法制化”
时政热点:反腐不应注重官员性别
时政热点:充分发挥“五老”在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时政热点:政府“换班”别让诚信“断档”
时政热点:对贪腐官员性别解读欠缺妥当
时政热点:“被安排的困难户”与“无人修改的剧本”
时政热点:运动式“减副”难免“无解”
时政热点:规划不尊重规律就是最大的忌讳
时政热点:面对庸俗生态要有“莲花精神”
时政热点:把政治生态整治得更加清洁
时政热点:“事业编人员7月起缴养老保险”属误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