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娄雷:很快就要高考了,很多同学说最后的阶段要好好的复习,尽可能的在短的时间当中提高点分。您觉得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最后这几天对于政治学科大家应该怎样准备呢?
李谓:大家还是要回归到高考考点的准备上,切忌浮躁,还是要踏踏实实的把考点看一下,记忆,理解。应用三个层次,哪个层次弱迅速的弥补一下,我认为是有好处的。
主持人娄雷:最后的阶段当中,您认为考试说明,历年真题,同学们应该怎样利用去复习,给大家说说。
李谓:我认为第一步,考试说明不是同学们所特别要关注的,考试说明说的都是宏观的东西,跟大家的学习实际是没有特别大的关系的。现在关键是要回归高考考点,我在其他地方做节目也讲了一下,有三部分内容,举例和论证是没有用的,我们主要是依据高考的考点,高考要求三个层次: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和应用能力。
记忆是最低层次能力,这是必不可少的能力,很多同学记忆的时候有一个思维定式,比如第一条记得很清楚,第二条记一个大概,第三条基本上就忘记了,所以说高考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要注重第一条区分度,我们考生和老师最容易忽略的地方,理解上最困难的地方,我们觉得高考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理解层次的问题,如果想考超一流的学校理解要五个层次。如果想考重点大学要有四个层次。如果要考一般本科需要理解三层次。所以说理解,大家检讨一下自己在各知识点上,还有理解上是否有偏差。
在应用上,建议同学们不妨每天花一定的时间做“联想课”,就是闭上眼睛自己想想,先是宏观的框架,再是中观的,然后是微观的,联系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社会现象自己能否自圆其说,这是锻炼应用能力非常好的方法。做到这些,同学们就可以了。另外我建议同学们要关注近三年高考考点当中,考得比较少的考点。这个周末我准备给北京的孩子专门讲一下这个专题,就说近三年北京市的高考命题较少光顾的考点,这些内容需要大家关注。还有学的理论当中,与现实的时事热点密切联系的,比如五四运动是中央政治局常委高调出席的,一个是民主,一个是科学,这次把爱国主义放在第一位。虽然高考考试说明讲的是一年来国内外重大事件,包括08年4月到09年3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4月发布了爱国主义教育通知,为了纪念我们建国60周年,还有一个是4月初我们出台了医疗改革方案,这些问题超越了我们所规定的时间段,会不会高考?我认为同学们要高度关注。去年有一个例子,5月12日大地震,高考的试题都印完了,但是在高考试题当中不同程度的体现了,全国卷还拿地震作为作文的主要素材,要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
主持人娄雷:特别是政治学科与时俱进是特别明显的,我们大家一定要把时事政治高度关注。大家都在讲政治课本重要不重要,比如地理历史所有的知识都在课本上,政治也是所有的知识得在课本上,但是很多同学忽略了课本的重要性,我们最后的阶段是否还需要看课本?
李谓:课本可以看但是分怎么看,先前教材是人教社的教材,提醒各位考生教材编写依据是十四大精神,现在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教材看哪些内容,不看哪些内容,刚才讲的举例不要看了,论证过程不要看了,基本观点和理论要掌握的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十一大、十四大、十七大都是不变的,我们要掌握基本不变的东西。对问题的表述还是要注意的,过去我们讲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现在讲经济发展方式。过去讲民主就讲人民民主,现在必须高度关注党内民主、国际民主。
主持人娄雷:我们在备考的过程中,很多同学认为政治背背就行了,做题不重要,您认为还应该做题吗?
李谓:做题不应该是这个阶段的任务了,应该前面已经做了,我们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我请同学们放心的是不管是东城、西城还是海淀的模拟题,不管是全国各地的模拟题有一点保证不会出现,我们做题的目的是锻炼得到的能力,查找自己的漏洞,增强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是为了改正自己的缺陷,完善、丰富自己而做题。我们说准备高考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现在看问题是否都暴露出来了,问题是否解决了。另外我特别反对有一个观点,就是说现在距离高考还有多少天。这个观点我不认为是合适的,因为这样会加剧考生的焦虑心理。我认为应该有这样的态度,我们距离高考考点的要求还有多远,还有多少考点没有准备成熟。
另外,我给各位家长和同学们一个建议。因为现在教育界比较混乱,好像每个人都要在很多媒体上做一些访谈,做一些论述,要求孩子一定要调整作息时间,一定要调整什么。我倒不是这样认为的,我认为大家最好的心态就是高考不知不觉来到了,不要强化高考的意识,平时作息时间不要有特别大的调整。比如平时12点睡觉,现在9点就要睡觉,如果9点睡了凌晨3点醒了怎么办?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就一直这样下去就可以了,高考9点开始,比平常孩子们7:30到校晚得多,大家放心睡眠是够的,而且人的生理弹性是很大的,集中两三天时间休息不好不是问题,还是知识准备的问题。
主持人娄雷:不能拿作息作为借口,说我没有考好是因为没有调整好,其实自己的基础知识还是非常关键的。
李谓:很多人说发挥得好与不好,我认为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发挥好了考200分300分是可能的,发挥好了考500分是不可能的,模拟考试400分,真正高考600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平时是否做好准备,我们目前做好准备,知识的准备,能力的准备,心理的准备,技术的准备。检验一下自己哪个没有准备好就可以了。
主持人娄雷:对于政治学科来说自己分得非常清楚,包括哲学,政治常识和经济方面,三部分混合复习好还是分开复习好?
李谓:一定要分开。在大脑当中有一个静思考,大脑中有宏观的框架。从哲学来说,有四部分: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价值观,这四部分是宏观的。再说中观的,唯物论包括几个原理,微观的包括原理和方法论几个观念,掌握了几条。唯物论我仔细的研究了近三年的高考题,唯物论的题很多,意味着今年的高考会考得少一点。
主持人娄雷:这个样子的,我以为说前几年考得多的,今年肯定也考。
李谓:也根据背景的前几年用得可能多一点,一切从实际出发,怎样从实际出发?全国和北京的题考了两次,大家要看一下非常重要的又用得着的,而且过去考得非常少的考点一定要高度重视。
主持人娄雷:我们不是说某些考点今年肯定不会考,哪些考点今年一定会考。
李谓:我们一定要全面的准备,但一定要有所侧重。
主持人娄雷:走进考场同学们就得靠自己认真答题了。您觉得我们大家答政治题的时候,有没有一些答题方法或是小窍门?遇到不会的题怎样对付过去?给我们大家谈谈您的理解。
李谓:高考政治跟其他的学科一样分两部分,一个是主观题,一个是客观题。
先讲客观题,去年我教一个班35个孩子,其中5个孩子客观题是满分48分。这些孩子我跟他们讲了选择题的渊源,过去中国是没有选择题的,我参加高考的时候是81年,就没有选择题,全是主观题。后来教育部的领导到日本去,发现日本都是选择题,包括现在的韩国,前两天我们学校跟韩国一个最大的培训机构进行交流,他们了解中国的高考觉得不可思议,韩国是没有一道主观题的,都是选择题。中国觉得很高兴很开心,就引进过来了,后来就发现选择题不能考察出学生的真正的水平,尤其是哲学和社会科学是处于发展中的学科,而且是适用于发散性思维的,而选择题是限定思维,用限定的形式考察发散思维的内容就有缺憾。教育部有意无意的在降低选择题的权重。现在是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更可怕,多选、少选、选错都不得分,现在单项会容易一点。
选择题有几个原则,一个是政治性原则,过去命题有考陈良宇案的,我说不会考的,如果考一个党支部书记的腐败是可能的,政治性要把握。我们现在60年大庆,我们要鼓励大家积极向上,我们要回顾60年的辉煌成就,这方面还是特别重要的。
第二个原则就是科学性原则,平时我们做题包括各地的模拟题,都有一些选择题值得商榷的,有一些四个选项都没正确答案的,但是高考题是绝对不会的。因为高考题出现一个答案拿不准是要负法律责任,是侵犯公民权力的,是必须要经过多方论证的,所以那个题目是非常正确的,要注意,选不对要怪自己,如果选不对回来一想人家出的有道理,会心服口服。不像平常做的题错了会不服气,所以高考题目是非常科学的,同学们要大胆的选择,只要知识掌握得纯熟就可以了。
第三是迷惑性原则,高考四个选项,排出A和D很简单,但是在B和C之间徘徊,两句话都对后来就选择B,这就错了。因为高考题如果一眼就能看出来就没水平了,就是让你在两个之间徘徊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帮助大家破解矛盾,这句话是:选择正确一定要把题干和题支联系起来。比如要选择B,把题干和题支连起来默念一遍,如果成立就选择,如果不成立就排除。这是我们讲的客观题应该这样答。
主观题是北京的孩子包括全国的孩子最头疼的,我们教书的时候发现很多孩子在做题的时候选择题非常愿意做,一勾就完了,但是主观题就懒得写,一个人不愿意做一个事情,首先是没有兴趣,第二是没有成就感。写了半天老师非常可怜的给了1分,1到10分的题得了1分就没有兴趣了。关键是选择方法,高考要降低选择题的权重,增加主观题的权重。我刚才讲了韩国学校的负责人跟我讲,说韩国已经意识到了没有主观题的弊端了,所以主观题的权重肯定要加大的。
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得主观题者得天下。答主观题要注意审题,一定要审材料,这个材料都是用楷体字标注的,非常容易区别,一看几个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这几个材料分别说的是什么,这几个材料表达形式是什么,是文字、公式还是图表?尤其是图表的表达方式,图表上来了,但千万要关注不要先看图表的内容,先看图表周围的注解,标记。看完这些内容再看表格的内容,这样答起来就非常的准确了。如果是文字性的材料要注意时间、地点和人物,这些内容是非常关键的。比如说2008年上半年,一说这个数字,我们立即就反应2008年上半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是经济过热,而下半年就是通货紧缩,这个时间概念。人物:中共中央总书记******,肯定考党的内容,国家主席******是考国家的,中央军委主席******是考军委的。还要看地点,是国内、国际、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都要看清楚。区别开这些东西,我们再审查题目本身有几问。高考有的题是越来越细,前些日子在一个报告中讲过,高考越来越女性化趋势,状元女孩越来越多,就说明高考命题越来越细致了,题出的水平越来越过。比如题目说:面对金融危机我们如何迫破解?或者说面对就业问题我们如何解决?就业当然是一个非常热的热点,各地模拟考试都考了就业问题,我们是否要考虑另外一个角度,如果大家都出了这个题高考就不出了,出一个如何解决失业问题,出一个如何创业的问题。“如何”的问题,也就是怎么办的题,而这种题是高考考察当中层次最高的,就是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个题很狡猾,没有说“谁如何”,表面上一问暗含了三问,很多考生只能得三分之一分,因为没有回答齐三问,我回答国家应该怎么办,企业应该怎么办,劳动者个人应该怎么办,这是三部分。就是这样的解题思路。
主持人娄雷:是的,大家最担心的就是答一片不得分,大家知道文科答题的过程中有采分点,政治答题的时候是否把采分点罗列就可以了,不用形成非常完整的文字?
李谓:也是要形成完整的文字,断章取义会让阅卷老师非常不舒服的,这是不可以的。主观题像公务员考试的生论一样,政论性的论文,把经济现象、政治现象、文化现象解释清楚就可以了。这里面有两个原则:不用理论答题者一律“0”分,光用理论答题的最多得“50”分。必须用材料、用理论解释清楚让大家感觉非常开心,非常顺畅就可以了。
主持人娄雷:得让阅卷老师感觉你读懂题了,而且表达是准确的。我想很多同学想知道答题的底限。政治的选择题尽可能的做对多少道,错太多了分就上不去了,包括大题尽可能的多少分能拿到才有把握?按照您的经验给我们一点建议。
李谓:我建议是这样的,去年北京市的高考平均分政治科是49分,应该是比较低的。我认为同学们选择题奔着不错去,但是说不错也比较困难,我认为错两个还是正常的。主观题如果平时训练不错,方法得当,知识点掌握得比较好,得35分左右也是应该的。就是说如果想考一个重点大学,非常理想的大学,政治要拿到75分左右。而且这并不是梦,很简单的。
主持人娄雷:做题的时候应该按顺序答题吗?
李谓:做题的时候尽量按顺序,觉得高考编题尽量的从易到难。但每年的高考题排序都不是我们理解的从易到难,可能命题人员认为是从易到难,往往第一题就很难做,比如24题是政治的第一题,很多同学在这个问题上就折了,可能有点兴奋、紧张、考虑欠周全,可能这个题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千万要注意遇到非常难的题不要纠缠,不要因小失大,继续往后做。
再次提醒考生的一个问题,这张试卷是先地理,后历史再政治。做完了地理,做历史,做完历史做政治,最后政治39和40两道大题。我当高考阅卷质监组长的时候发现,那个时候有特权可以随便调阅考生的试卷,看阅卷老师是否准确阅卷。我看了有的考生前面答得非常好后面明显是编的,就是没有时间了,是不能得分的,后面的题往往不难,对考生的限定性比较小,答起来就会轻松一点。但是前面用的时间太长了,这上面用得时间就太短了。
我还是希望考生们合理的分配时间,当然我不能说先答政治,这样太狭隘了。我们要看总分,历史、地理、政治哪道题,尤其是主观题,你觉得最有把握拿分就先答,最后集中力量把你认为比较难的题解决一下,我们的思维往往是触类旁通的,我们做题一开始遇到了困难时通过其他题可能形成一种提醒,这样应该是比较好的答题的顺序。
主持人娄雷:作为老师看到学生前面题答得很好,因为时间的原因后面的没有答好,很难过吧。
李谓:是的。很多考生非常痛苦文科综合时间不够。我们多次和教育部提出延长时间,应该达到3个小时,2个半小时确实是不够的。我们让老师去做,历史、地理、政治三个老师放在一起未必得很高的分。因为时间太紧了,我们不能改变实际就要改变自己,就要在技术中反复提出,做一个解题速度测试,看自己的主观题、客观题做下来平均用多长时间,比如客观题一道题平均一分钟,复查平均用十秒,加起来是40多分钟。觉得这个时间是否合适?不合适在哪个环节,是审题干费了时间还是审题支费了时间?哪个环节费时间长要加强训练。
主持人娄雷:访谈要进入尾声了,还有什么要叮嘱大家的?
李谓:我建议回归考点,对所有的考点再看一遍。我希望大家快速的阅读,利用一天三大类大家一定要看一遍,比如哲学、经济学、政治学,还有哪些考点记忆不熟练,理解不到位,应用还不行。有的同学马上要离校了,如果遇到困难立即给老师打电话或者学校老师安排了答疑时间找老师,但是不要一个问题就找老师,一定要把问题集中起来。还有热点要关注,热点不是用来背的是当背景的,近三年高考较少涉及的知识点,与当前高考热点相结合的点,大家要高度的关注。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走进中学》说课稿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品味生活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情绪——奇妙的“窗口”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勇于开拓进取
丰富多彩的情绪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