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背景:
2010年10月18日,以研究制定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闭幕。此次会议传递出的一个强烈信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在未来五年的改革中得到全面加强,各领域改革有望得到更加协调和统一的推进,将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和民生等方面的发展路径与蓝图,备受各界瞩目。
要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这是十二五规划强调的“四个更加注重”。 “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也是“十二五”规划追求的目标。规划政策的着力点应该转到把提高居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富裕人民群众作为全新思路和战略。
理论分析:
首先,以研究制定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召开,体现了中共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不仅要制定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还要领导国家事务,经济等各项事业。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即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实施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
其次,会议以十二五规划建议的制定为主要议程,反映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共的领导,是我国政权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才能统一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志和行动,才能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国际环境。坚持共产党领导,就是要坚持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再次,此次会议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号,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并成为十二五规划追求的目标,充分体现了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正确的政治领导主要体现在发展经济和改善人民生活上。也体现了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贯彻以人为本的核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为民执好政、掌好权,进一步巩固和维护党的领导。
最后,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制定十二五规划建议,各领域改革有望得到更加协调和统一的推进,民众则期待十二五规划在收入分配、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有更大的作为,体现了正确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科学预见、科学方法的指导作用。
试题训练: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以研究制定中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建议为主要议程,体现了党对国家和社会实施怎样的领导?
(参考答案:政治领导)
时政热点:反腐不应注重官员性别
时政热点:“爱惜羽毛”是党员意识的缺失
时政热点:残保金为何成了不能说的秘密
时政热点:别让“三大典型”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绊脚石
时政热点:铆好“一颗钉” 丢掉“三板斧”
时政热点:“一国两制”白皮书 正本清源 立牌指路
时政热点:“山寨”横行,官网亟需“身份证”
时政热点:院士退出新机制尚待细则支撑
时政热点:敢于担当,拿得出魄力
时政热点:紧贴民生推动新疆更好更快发展
时政热点:用好政德这块“压舱石”
时政热点:“抓落实”是一个长期课题
时政热点:简政放权再为创业就业“开门铺路”
时政热点:立了军令状就要有结果
时政热点:“两只手”的辩证法
时政热点:以刚柔相济之策突破利益藩篱
时政热点:一“减”一“转” 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时
时政热点:始终把主体责任扛在肩上
时政热点:期待代表建议公开产生“蝴蝶效应”
时政热点:深化改革要以廉洁方式推进
时政热点:勇毅笃行,保持住定力
时政热点:6省市试点司法改革 法官检察官跳出普通公务员序列
时政热点:“大数据反腐”不能牵强附会
时政热点:对贪腐官员性别解读欠缺妥当
时政热点:不要误读了事业单位职工“涨薪”
时政热点: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
时政热点:质量是发展党员的生命线
时政热点:“权力清单制度”还需迎难而进
时政热点:干部兼职企业,“全部清理”更要“全面处理”
时政热点:确保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处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