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的宏观调控的含义
国家的宏观调控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控制和调节。
(2)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必要性
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对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但是,市场的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存在着固有的弱点和缺陷即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所以,必须加强国家宏观调控。
②加强宏观调控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③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其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职能。
(3)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主要目标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温馨提示:记住要学会逆向使用和考虑
(4)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
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政府可以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实施宏观调控。
第一,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影响和调节经济活动的措施。经济计划,如年度计划、五年规划、十年规划、远景规划、西部大开发及东部振兴战略等;经济政策,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价格政策、对外贸易政策、税收政策、汇率政策、扶贫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产业政策等。其中宏观调控中最常用的经济政策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是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如:财政支出;税收政策的变化;发行国债等。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面对货币供应量、信贷量、利率等进行调节和控制而采取的政策措施。如存贷款利率的变化;汇率的变动;存贷款准备金率的变化。
第二,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法律手段包括两方面,一是通过经济立法进行事前调整,二是通过经济司法进行事后调整。其好处是运用法律手段可以有效地维护经济活动参加者的合法权利,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规范生产经营者的活动和市场秩序,保证经济的正常运行。
第三,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采取行政命令、指示、指标、规定等行政措施来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行政手段具有直接、迅速的特点。行政手段要奏效就必须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但是,不能片面强调和过多运用行政手段,因为过多地运用行政手段容易导致宏观经济运行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硬着陆与强行起飞交替出现容易使经济运行大起大落。
宏观调控的各种手段各有所长、各具特色,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宏观调控手段的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以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发挥宏观调控手段的总体功能。
时政热点:敢于斗争才能赢得尊严
时政热点:勠力同心不懈奋斗坚决打赢禁毒人民战争
2019年时政:6月28日国际篇-国家
习近平会见安倍晋三 中日双方达成多项共识
习近平抵达日本大阪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
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新中国70年世界贡献的历史逻辑
时政热点:忠诚与干净都要体现在担当上
2019年时政:6月26日国际篇-国家
习近平访问朝鲜:友好之旅 和平之旅
2019年时政:6月25日国内篇-国家
时政热点:做人民公仆 让人民满意
时政热点:G20中国方案值得期待
时政热点:真挚的人民情怀
时政热点:不忘初心 携手前进
时政热点: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砥砺奋斗新时代
2019年时政:6月27日国际篇-国家
时政热点: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
时政热点:携手合作、互利共赢是唯一正确选择
时政热点:守初心,时刻牢记根本宗旨
时政热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2019年时政:6月24日国际篇-国家
2019年时政:6月第四周时政汇总(6/24-6/30)-国家
时政热点:越是长期执政,越不能忘记党的初心使命
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习近平这些话非常“燃”
时政热点:七十载勇担民族复兴初心使命的历史蕴涵
时政热点:不忘初心为百姓
习近平向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成果落实协调人会议致贺信
2019年时政:6月24日国内篇-国家
时政热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忘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
时政热点:开创“天下大同”的世界新文明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