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物理化学上的物质的区别。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来原。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第一性,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4、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集中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真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5、物质决定意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理论依据。从实际出发简单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物质出发,就是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一致。因此要反对从主观出发。
6、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但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又不是等同的。前者的理论前提是物质决定意识,后者的理论前提是按规律办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
《从古到今话交通一一交通的变迁》
须弄清楚的《政治生活》教材几个不等式
2015年考研政治新大纲
政治选择题解题技巧
逆天的“中国速度” 长沙19天建成57层高楼
高考政治备考古诗文哲理分析
2015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解答“四步骤”法
法不可违 教学设计
【时事政治】2015年3月25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2015年2月16日时事政治(国际)
法制教育随笔_教学反思_教学随笔
初中九年级思想品德人教版全册知识要点
初中七年级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存在问题及对策
2015年3月25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5年3月29日时事政治(国内)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 教学反思
斯里兰卡称会允许中资企业所参与港口城项目继续进行
缅甸正式回应中国边民伤亡事件:表示深切悲痛
初中思品课增强法制教育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从烽火台到互联网》 的教学设计
如何分析政治名词的教学反思
海南公务员考试网2015年3月22日时事政治
高中政治必修四复习资料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教学设计
《吹向世界的中国风》 说课稿
2015国内时事政治(3月24日)
《知识助我成长》 说课稿
2015年3月26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法制教育与政治教学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