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中外文化交流有何重大意义?
(1)对内:中华文化①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②将中国先进文化推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③促进文化事业的发展。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世界文化①有利于吸收和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②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③有利于加强交流国家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16、中学生应怎样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2)正确的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原则是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3)借助传媒、网络、技术和知识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17、传统文化的含义与特点?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传统文化的特点是稳定性、民族性、继承性和多样性。
18、传统文化继承的方式和途径?(1)传统习俗的继承(2)传统建筑的继承(3)传统文艺的继承
(4)传统思想的继承
19、如何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与影响?
(1)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自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
(2)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就能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反之,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20、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1)正确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面对传统文化,要辨证地认识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
(4)全面否定或全面肯定的思想和做法都是片面的。
中国外交部澄清向越南渔船开枪事件
机构改革,名称也要改革
两会为“中国梦”护航
贾庆林作政协工作报告
3年内中方必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额度贷款
国务院机构改革
张德江等任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习近平:中国对非关系只强不弱
五年来国务院关注科技的发展四件大事
习近平:《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热播
我国企业养老金不存在缺口
政协会场会风挺清新
今年有条件实现今年物价总体稳定
猪粮比价跌破盈亏平衡点 养殖户现亏损
农村58.9万个村委会98%以上是直接选举
台湾给驻大陆情报员加薪
人大代表共议政府工作报告
打击水污染国家已定规划
死猪投江因付不起火葬费?
李源潮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
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傅莹回应热点问题
安倍晋三向习近平发贺电 探讨双方会晤可能性
温家宝:过去五年我国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习近平: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发展模式
杭州市长邵占维突发疾病在京去世
温家宝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中国严打侵害个人信息犯罪
温家宝对政府工作提出四方面建议
发泡塑料餐具解禁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