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谈:高考政治复习是一场持久战,政治学科是高考3+1学科之一,在复习中学弟学妹们做好平时的了解体会、考前的梳理和考后的总结都非常重要。政治的考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时政知识……
政治学科是高考3+1学科之一,在复习中学弟学妹们做好平时的了解体会、考前的梳理和考后的总结都非常重要。政治的考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时政知识的了解,理论概念的识记辨析以及对于事件现象的分析论述。
对于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事件,我认为首先需要经常阅读和收看新闻。高三时间宝贵,同学们往往没有很多的时间浏览报纸,我建议可以利用晚饭或者餐后时间收看新闻节目。上海同学建议以上视新闻综合频道的6:30~7:00新闻报道为好,精炼而不失严谨。而对于学有余力,想增加“政治敏感”的同学,7:00~7:30的央视新闻联播也是了解国家变化、体会官方语言表达方式的良好机会,能为今后答题提供许多的参考。
当然,在考前我们还应该积极做好时政整理背默。在一些优秀学校中,总有一些同学每过一段时间会整理时政新闻,建议能够通过政治老师的“把关”之后向全年级政治班同学印发,省去大家的时间和精力,提高备考效率。时政往往会成为分析说明、论述题的背景材料。同学们不妨组织起一个“时政分析小组”,定期使用专题形式分析事件的起因、相关方的对策、与书上知识点的联系等。老师也可以针对性地做出专题指导,为同学们指点迷津。
在理论概念方面,同学们能做的不仅是背诵、默写。很多题目对于概念之间的联系区别要求很高。我们不妨在假期空余时间做一张“知识关系图”,将几个重要知识,如国体、政体、政党制度等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归纳。整理出一张“知识网络图”,对于巧妙地联系、引申,以致对于知识之间的协同应用具有很大的帮助。
对于分析和论述,很多同学会感到非常头疼。有时候论述的不够到位,有时候甚至没有思路,跟不上出题老师的意图。对于这些情况,除了平时必要的对于往年考试类型的了解和操练,还要求同学们进行适当的总结、归纳——分析说明题的共性在于运用课本知识结合材料。罗列型分析说明题往往需要很多的“点”,而图表型分析说明题则侧重对于数据和趋势的理解、预测。特别注意“预测”两字,在高考中经常会出现对于趋势的判断性(定性)预测,如“物价将被有效平抑”、“恩格尔系数将会下降”等,忘记做出判断将会被扣分。
总之,政治复习是一个需要老师、同学共同配合的过程。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各位同学需要经常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并且独立分析、共同讨论。
初一政治:暑假作业练习题
国务院关于印发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化时事热点:自信的中国需要更多文化代言
初中七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
央地财政权责划分改革的“加”与“减”
北师大版九年级政治上册《把握时代坐标》知识点梳理
记住“猛虎伤人”的安全教训
社会时事热点:朋友圈“暴力脱单”是反向的人肉搜索
2016年8月10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文化时事热点:扭转村民办宴风不能一罚了之
救护车当私家车,副院长病得不轻
学校缺床位,管理不能“缺位”
在融合发展背景下,怎样认识媒体职责和使命
政治时事热点:地方政策朝令夕改,群众自担损失?
经济时事热点:为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产业基础
人命关天更须坚持公正
《盗墓笔记》差评是怎样炼成的?
人社部:用政府权利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
文化时事热点:《小别离》未成年人留学利弊引发观众深思
社会时事热点:“月饼新规”不是为了吓跑“五仁月饼”
初三上学期政治《树立科学发展观》知识点梳理:第5课
社会时事热点:看懂5万元“空闹”罚款的法律含义
政治时事热点:保障性住房“空置”让惠民政策“悬空”
经济时事热点:网约车站在了消费纠错的风口
经济时事热点:当心“电子保姆”成为“狼外婆”
社会时事热点:消除“论文敛财”需重建社会评价体系
2016年8月11日时事政治(国际)
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要讲“市场价值”
社会时事热点:一半受访大学生在家刷手机说明个啥?
社会时事热点:将私人饭店改成公厕又当如何?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