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雾霾天气与美丽中国
一、时政热点
1、据保部发布2013年5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等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在石家庄、唐山、邢台、邯郸、济南、保定、郑州、北京、衡水、天津等10个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据8席,其中有6个在河北。
2、《2012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布局的五大目标之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切实保障公民的环境权益。
3、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3年年会7月20日在贵阳开幕。该国际论坛是我国以生态文明为主题的国家级论坛。年会主题为“建设生态文明:绿色变革与转型——绿色产业、绿色城镇和绿色消费引领可持续发展”。
4、2014年1月14日电,自2001年起,国家决定投资逾百亿元,对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进行综合治理。随着平均每年42.62亿立方米水输入塔里木河干流,这条我国最长内陆河下游河道告别了连续断流30年的历史,实现了水流到台特玛湖,塔里木河干流上中游林草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下游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
二、热点解读
1、美丽中国,万众期待、人人向往,但绘就美丽画卷却非易事。环境问题绝不是一个区域性问题,输入性污染不解决,任何一个地方都难独善其身。经济不发达地区求‘资’若渴,但不能‘饮鸩止渴’,尤其不能成为污染企业的转移目的地和落后工艺的新家园。工业下乡不能再走村村冒烟、处处点火的旧路。挖煤挖铁总有挖完的一天,单靠资源往下走,只会污染越来越重,形成恶性循环。生态环境也是核心竞争力,唯有如此,路子才会越走越宽,实现永续发展。现在我国化肥的利用率只有1/3,剩下的或者留在了土地里,或者被雨水冲进河沟,形成污染。
2、要建设美丽中国,就要建设美丽的省、美丽的市、美丽的县、美丽的乡镇和美丽的村庄。其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基础的条件。要引导公众树立绿色消费观,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生态文明从理念转变为全民自觉行为。
3、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4、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5、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的实质是减少能源消耗就是要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新能源开发体现了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产业转型—发展观的转变。
6、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是因为:①国情: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方面国情所决定②我国依然面临严峻资源环境问题③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的要求。
7、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我国的资源国情: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我国既是资源大国,又是资源小国。总体资源形势严峻。造成我国资源形势严峻的原因:①人口急剧增长加大了对自然资源的需求;②长时期的不合理、不科学开发利用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选择:面对这样严峻的资源形势,坚持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明智而必然的选择。坚持保护资源基本国策的原因(或意义):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只有一个,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地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需要;是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8、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履行保护资源的责任: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培养节约资源、珍惜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增强法治观念,依法保护资源;青少年学生应落实保护资源的行动。如:青少年学生应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自觉从珍惜一滴水、节约一度电、珍惜一张纸、节约一粒粮、拒绝使用一双一次性筷子等方面去培养节约资源、珍惜资源的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
9、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我国环境国情: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不容乐观。我国环境国情说明的问题:①党和政府及广大人民群众已深刻认识到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严重性及其严重后果,已下决心治理环境问题和保护好环境,取得了一定成效。②人口增长过快和工业化进程加快造成的环境问题严重,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加以解决。选择:面对这样的环境形势,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明智而必然的选择。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原因:保护和改善环境也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无论什么地方,无论什么时候,保护好环境就能增强投资吸引力和经济竞争力;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损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危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问题;保护环境,势在必行;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是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是大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持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必然要求。怎样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在推进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在保持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同时,必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位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大力提倡环境保护意识,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完善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青少年学生履行保存护环境的责任:青少年学生应提高环保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身边小事做起,不乱丢纸屑等垃圾,积极参加公共卫生的维护,用自己的行动净化、美化校园,积极参加义务植树等活动,自觉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10、拒绝白色污染:①动员家人购物、买菜不用塑料袋,改用提篮或布袋等;②喝豆浆等要自带杯子;③外出带饭菜时,自带金属饭盒等,拒绝使用一次性泡沫饭盒;④尽量不食用用塑料包装的小零食、小食品等;⑤逢年过节、过生日时,倡导相互间不送贺卡、生日卡等;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不乱丢纸屑、塑料袋、饮料瓶等。
浅谈新课改下的政治教学
尊重他人是我的需要
第三册公民在家庭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中国处于初级阶颀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宪法是最高的行为准则
第一册勇于开拓进取
了解情绪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方式并存
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中国处于初级阶颀
第十课第一框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教案
国内重大时事(3)
第一册男女生交往
笑迎新生活
犯罪和刑罚
初中政治十五棵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口问题
培养情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爱的冲突以及化解冲突小锦囊》教学体会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十二课 第四框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认识对实践的作用
中学政治教案初一年级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课时 第三课第一框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公民家庭关系中的义务 教学设计(二)
政治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第一课第一框题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2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活动分组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