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政治法律知识练习
第一部分 法律知识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1)法律的含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有哪些特征?(为什么说法律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答:①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②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即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最本质特征)
③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但它又不同于道德、纪律、章程、宗教戒律等其他社会行为规范。从制定、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适用范围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
(4)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关系如何?
答:①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两者有着的联系,它们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互相补充。
②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平,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5)为什么我国既要坚持依法治国,又要坚持以德治国?
答: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的,所以需要而且能够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与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1)法律的内容:法律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规定人们享有什么权利,应该履行什么义务,并对不履行义务的行为予以制裁。
(2)法律的功能: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即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1)为什么说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即必要性)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和不成熟、不能独立等特性,需要对他们进行特殊保护。
(2)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保护法》。
(3)家庭保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家长要要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
②尊重、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
③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和残疾未成年人;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不得允许或者迫使未成年人结婚和订婚。禁止溺婴,弃婴。
(4)学校保护的内容是什么?
答:①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保证未成年人全面发展。
②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③尊重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
④保护未成年人在在学校活动中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等。
(5)社会保护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①保护未成年人身体的安全与健康。
A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戏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B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②保护未成年人的思想和心灵健康。
A建立和完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各级青少年活动中心或少年宫等,应对未成年人优惠开放。
B社会各个方面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C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图书音像制品。
D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权,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6)司法保护的含义及基本内容各是什么?
答:①含义: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国家执法机关通过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所实施的保护措施。
②内容是什么?
A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实行特殊制度。
B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C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继承权、受抚养权。
4.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1)违法行为的含义和类别是怎样的?
答:①含义: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②类别:A从违法情节轻重看,违法可分为:一般违法与犯罪。B从所违反的法律看,违法可分为:违宪行为、刑事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
(2)犯罪是违法的一种,即违反刑法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3)犯罪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①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 ②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 ③刑罚当罚性。(必然后果)
(4)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在所违反的法律、对社会的危害、应受到的惩罚等方面有着严格的界限。)
①一般违法行为是指对社会危害不大,情节轻微,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的行为。(包括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两类。)
②犯罪是指违法情节严重,对社会危害很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
(5)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答: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往往有一个演变的过程。有了不良行为不加以改正,任其发展,便会去干一些违法的事;若再不会头,就会发展为犯罪。
(6)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要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七年级下7.3 P68-70)
(1)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有哪些?(或在家庭和家庭生活和公共场所我们应该怎样自我保护?)
答:①家庭生活:要注意防火、防气、防盗。
②公共场所:A、严格遵守交通规则;B、在体育活动中注意安全,做好准备活动;C、发现险情,要量力而行;D、预防精神污染,避免受毒害;E、要善于识别骗子的骗术,避免上当受骗。
(2)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答: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寻求法律帮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
(3)我们应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4)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哪些?
答:①诉讼途径。(即打官司,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三种);
②非诉讼途径。(包括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
③法律服务。(法律服务的主要机构是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它们从不同的方面给人以法律帮助)
④法律援助。(打官司遇到困难时,还可以获得国家的法律援助。)
6.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学会尊重他人的权利,履行自己的义务。(八年级下5.2:P14-15)
(1)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如何?(或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有权利就有义务,有义务就有权利。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享有者,也是义务的承担者。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履行义务,也不能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
②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公民正确行使权利,忠诚履行义务,作出更多的贡献,国家才能更加富强,才能提供更好的条件来保障公民的权利。)
③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
(2)维护权利主要包括哪三方面的内容?(公民怎样积极维护权利?)
答:①依法享有权利。公民应当依照法律保护自己的权利,依法制止各种侵权行为,使自己的权利不受侵害。
②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和自由。
③尊重他人的权利。每个公民在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权利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因为他人的权利与我们个人的权利具有同等的地位。
(3)公民怎样自觉履行义务?
答:①法律鼓励的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的必须去做。 ③法律禁止的坚决不做。
7.知道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八年级下7.1 P51-P52》
(1)为什么受教育既是我们的权利又是我们的义务?
答:①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
②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怎样维护自己受教育的权利?
答:①可以向村委会或居委会反映情况。
②向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和教师请求帮助。
③必要时向人民法院起诉。
(3)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学生,应如何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履行受教育义务的主要内容)
答:①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②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③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8.知道法律维护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八年级下6.1 P30-31)
(1)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含义及其重要性各是什么?
答:①含义: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是指公民的身体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经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
②重要性: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公民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必要条件。
(2)我国法律对保护公民的人身自由作了哪些具体规定?
答:①法律禁止对公民的身体或住宅进行非法搜查。
②法律保护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③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
(3)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包括哪两方面?其含义是什么?
答:①公民的生命健康权由生命权和健康权两部分组成。
②A、生命权: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的最高人身权益。B、身体健康权:包括身体健康权利和精神健康权利。健康权是我们重要的人身权利。
(4)自觉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权应该怎样做?
答:①为了更好地维护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我们要认真学习和掌握有关法律,增强防范和保护意识,懂得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②一旦受到伤害,要懂得依法追究对方的法律责任,以讨还公道和获得赔偿。
③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权利,相应就有义务不去伤害别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5)执法人员在办理刑事案件时必须进行搜查的,要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并由执法机关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
(6)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者经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
9.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八年级下6.2 P37-39;人52-53)
(1)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及内容各是什么?
答: ①含义:人格尊严权,是我们作为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
②内容:人格尊严权,包括肖像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 、隐私权等。
(2)肖像权
①肖像是指描绘具体人物形象的绘画和照片,它是公民身体特有的缩影或真实写照。
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赢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3)名誉权
①名誉就是一个人的名声,是社会成员对某个公民的品德、声望、信誉等方面的评价。
②公民的名誉代表公民的人格尊严。
③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
(4)荣誉权
①荣誉是国家、社会、组织授予公民的一种美名或称号。
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荣誉权,禁止非法剥夺公民的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和奖章。
(5)姓名权
①公民的姓名是区别于其他公民的称号或代号,一般情况下,还包括公民的曾用名、别名、笔名等。
②我国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和假冒。
(6)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受法律特殊保护?
答:①人格尊严权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未成年人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人格尊严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将受到巨大的损伤。
②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人们对待未成年人往往不像对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礼貌和尊重。
(7)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严?
答:①学会运用法律去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譬如,当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视受伤害的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响、赔偿损失,严重的可以追究其法律责任。)
②自觉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应该取笑别人的外貌、衣着、说话方式和动作,不应给人起侮辱性绰号,更不能歧视身体或智力上有缺陷的人。)
10.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权。(八年级下P44-45;人53-54)
(1)什么是个人隐私权?
答:个人隐私权也叫个人私生活秘密权,是指公民希望隐瞒的不危害社会的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别人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个人隐私权属于公民的人格权利。
(2)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3)怎样做到自觉尊重个人隐私权?(个人隐私权包括自己的隐私权和他人的隐私权.)
答:①尊重自己的隐私权。(对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处宣扬。还包括运用法律制止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
②尊重别人的隐私权。(未经同意,不私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记;不私自闯入他人的住宅;不私自发布和传播他人的隐私等。)
③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为了使自己健康成长,我们也应该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分享欢乐与苦恼,困惑的时候,应及时与老师、家长或亲密的朋友沟通,以获得成长所需要的经验和支持。)
1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和智力成果权不受侵犯。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经济权利。《粤教版八(下7.2)》
(1)什么是财产所有权?
答:财产所有权,是指财产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公民的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3)法律保护公民的财产继承权,财产继承是公民获得财产的途径之一,未成年人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的特殊保护.(司法保护)
(4)什么是智力成果权(也叫知识产权)?智力成果权包括哪些?
答:①智力成果权,是公民或法人对自己创造的智力活动成果依法享有的民事权利。
②智力成果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
(5)我国宪法和法律保护公民的智力成果权。
(6)如果中学生(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应该怎么办?
答:如果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权遭到非法侵害,可以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要求有关机关予以法律保护,要求侵权人承担法律责任。
12.知道法律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学会运用法律维护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八年级(下7.3)》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基本法律。
(2)我国消费者主要享有哪些权利?
①安全保障权。(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②知悉真情权。(这是指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包括知悉产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等有关情况。)
③自主选择权。(这是指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种服务。)
④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
⑤依法求偿权。(消费者因购实、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和财产损害的,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⑥维护尊严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时,享有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3)当我们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如果消费权益受到损害,可以视具体情形,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①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这是发生消费争议时可以首先考虑的途径。如果争议较小,最好能经过双方协商,得到解决。)
②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消费时,如果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我国很多市县都设有消费者协会。)
③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我国乡镇一级行政区域大都设有工商行政管理机构。)
④消费者与经营者签有某种协议的,可以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⑤有些严重的、造成重大伤害的侵权行为,可以向司法部门提起法律诉讼。
13.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意识。(八年级下5.3:P21-23)
(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或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从内容上看,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根本问题。如国家性质、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等。普通法律只规定刑事、民事、经济、行政等国家生活中某一方面的问题。)
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普通法律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其内容不能与宪法相违背、相抵触。如相抵触,将被视为违宪而宣布无效。)
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2/3以上的多数通过。)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3)宪法是国家的最高权威,自觉遵守宪法,热心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
(4)公民怎样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
答:①认真学习宪法,自学遵守宪法。
②积极行使公民的监督权利,是维护宪法权威的表现。
③热心宣传宪法,勇于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树立宪法意识。
④我们年纪尚小,但也要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可以通过合法的渠道向有关部门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我们的建议。
14.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1)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
①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
②依法治国所依据的法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的法律,其中最重要的是宪法
(2)实施依法治国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
(3)依法治国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有法可依:制定出完备的法律
有法必依:法律制定出来后,必须遵守和执行
执法必严: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使国家行政执法权和司法权
违法必究: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都要遵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给予惩处。
(4)在思想和行动上自觉做到守法护法,自觉维护社会秩序,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
15.了解宪法对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学会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1)建立健全监督和制约机制是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的保障。
(2)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如何依法行使自己享有的监督权利?
答:①向人大代表直接反映情况;
②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
③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及当面反映意见。
16.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1)承担责任的代价是什么?
答:①学习和工作需要我们付出时间和精力,有时还需要付出金钱。
②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承担某些精神上的代价。
③负责任还需要我们放弃一些个人的兴趣和利益。
(2)不承担责任的后果是什么?
答:①使社会和他人遭受损失。②使个人利益遭受损失。③使个人名誉遭受损失。
(3)怎样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答:①从小培养责任意识、锻炼自己的责任能力,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
②在家庭生活中做负责任的人,建立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③在国家的建设中,参与国家的建设和管理。
④认真学习,培养负责任的习惯和精神。
(4)不同的社会身份承担不同的社会责任。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同时具有多种社会身份,而且社会身份是会发生变化的。每一种社会身份都要求承担相应的责任。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的不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
(5)能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①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现代公民的应具备的素质。
②我们要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③作为中学生,怎样参加公益活动?
答:①树立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
②认识到创造美好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责任,造福社会不分年龄、能力和贡献大小。
③从现在起,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以力所能及的方式服务社会。
用市场的力量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着力提高党委书记履职能力
“门票经济”困局该如何破解?
国家公务员局关于做好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工作的意见
视窗·关注公租房(中):公租房应该为谁建?
中组部基层公务员新规解读:释放怎样用人导向?
质量评价给新媒体政务打分
建小城镇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
林娜:让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合理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
从“关键词”看中央反腐决心和态度
作风建设是常抓不懈的“生命工程”
树立广电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高度自觉
把群众利益嵌入发展蓝图
习近平对景谷地震作出重要指示 李克强作出批示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解读: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公务员考试录用门槛降低
科学谋划电力工业发展
改革创新谋发展 奋发进取求实效
出实招 治懒政 求实效
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
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
严把改革方案质量关督察关 确保改革改有所进改有所成
建设特色多元沿江城镇体系
聚焦“四风”真改实改推动央企发展
北京公交票制怎么改?
促进社交网络经济健康发展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