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学生建立和运用知识体系
在高三政治冲刺复习时,由于考试范围广,知识点多,时政性强,识记要求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必须把帮助学生建立和运用知识体系放在首位。
一是处理好主干知识与扩展知识、宏观知识与微观知识、感性知识与抽象知识、原理观点与素材案例的关系;二是重视分析知识的纵向、横向联系;三是引导学生整理和归纳所学知识,把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内容、观点、原理表格化、线索化、网络化、板块化,从而使学生建立政治学科知识框架体系;四是引导学生提取和运用知识,搞清楚概念、原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在众多的知识和原理中准确地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知识和原理,准确地回答问题。
第2招
搞好与时政结合的专题复习
时政结合的专题复习是以时政为主线,以经济哲学政治为板块,以时政材料为背景,在知识板块内选择基础知识,来分析和论述时政问题。这样,既能够立足于基础,又增强了运用知识的灵活性、综合性,帮助学生在考试中尽量少丢分。
筛选重大时政问题,一方面要以近期为主、经济政治为主、国内为主、以中国为中央的国际关系为主、定性热点为主、长效热点为主。另一方面要关注人类共同关注的生存、发展和生活质量问题,党和国家着力解决的、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等。
2009年高考政治要非常关注以下一些时政: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问题,科学发展问题,汶川地震和冰雪雨冻灾难问题,北京奥运会和北京残奥会问题,十七届三中全会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问题,神舟七号与中国首次太空漫步问题,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海峡两岸基本实现直接“三通”问题。
第3招
教师讲评好高三政治练习题
讲评高三政治练习(考试)题,要有充分的预备。其一是及时和认真批阅学生的练习(考试)卷,分类整理学生的答题情况,如学生的主要失分点,学生答题时在知识、能力、技巧方面的不足,哪些试题的出错率较高,哪些试题的出错率较低,等等。其二是根据练习(考试)题所涉及的命题范围、能力层次、难易程度,对照学生的得分和失分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明确今后复习的方向。其三是分析练习(考试)题一般方法,提出在特定条件下的应变方法,提出练习(考试)题迁移和变式的可能性。
教师在讲评时,要着力避免:一是把参考答案发给学生,或教师读答案、学生记答案(对答案);二是不分试题难易,不分学生层次和学生的答题情况,逐一讲评,一讲到底;三是不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明晰的参考答案;四是就试题讲试题,割裂知识结构和知识联系,忽视试题的迁移和变式。
时政热点:公安局不办了,找谁证明“我是我”
时政热点:如何看待地方政府成“常胜被告”?
时政热点:不必对公务员周六上班过分解读
时政热点:“一带一路”为上合组织开新篇
时政热点:当好“四个人”要做好四门“功课”
时政热点:评估“财政承受能力”,是对PPP的有力保障
时政热点:“立规严查官员插手工程”怎么查?
时政热点:省政府半年被告71次的标本价值
时政热点:要敢担当,改革发展不能“向后看齐”
时政热点:如何防止官员旧“病”复发
时政热点:贪腐“奇葩理由”注定是徒增笑耳
时政热点:感受“人民的勤务员”背后的民本分量
时政热点:“述职述廉”须看述后成效
时政热点:抓民生,善算“小账”更要会算“大账”
时政热点:迎接京津冀协同发展这场大考
时政热点:用制度保障“有话好好说”
时政热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时政热点:“精神食粮”岂能靠权力“买单”
时政热点:为官“尸位素餐”也是一种作风病
时政热点:比馆长监守自盗更可怕的是管理漏洞
时政热点:动辄“通报单位”不是一个好习惯
时政热点:政府救市是对市场的一种尊重
时政热点:“把纪律挺在前面”主动适应新常态
时政热点:理顺监管体制要敢触碰利益
时政热点:治理村官腐败须双管齐下
时政热点:让劳模评选“既快又准”
时政热点:节俭的贪官该被嘲笑成葛朗台吗
时政热点:为金砖国家合作增添含金量
时政热点:大数据时代政府岂能落后
时政热点:“败家子科长”的反腐片如何结尾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