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持续性热点事件 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_知识总结-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学习园地> 知识总结> 关注持续性热点事件 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

关注持续性热点事件 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0-27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政治科教材的很多内容又都涉及时事政治,并且需要与时俱进。而时事政治又往往反映了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因此,高考政治试题结合时事政治是理所当然和合情合理的。所以,我们平时的政治课教学,我们应对高考的政治课复习,都必须紧密联系时事政治。不管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自己的学习,都需要把政治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和时事政治结合起来理解,结合起来研究,结合起来训练。

一、高考时事政治的命题特点

1. 时事政治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

既是时事政治的重点,又是教材的重点问题,往往是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的重点。如2008年广东高考第40题:结合雪灾,说明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第41题:人民币升值对珠三角的传统加工贸易企业带来哪些影响?

现在的高考试题无论是政治单科试题中还是大综合试题中,都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涉及重大时事。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必须学会运用所学原理对热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把所学知识与时政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分析思考,不仅仅是热点复习时候的事情,应该是经常性的工作。比如,中国举办奥运会,圆了百年梦想,我国运动健儿顽强拼搏,取得了突破性成绩,这是一个可以从多方面考查的热点问题。政治生活方面,本次奥运是有史以来参加国家和地区数目最多的奥运会,不但可分析得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发展两大主题”的观点,还可透视出“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这一理论知识。经济生活方面,举办奥运可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生活与哲学方面,可分析出“事物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等原理,还可分析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等。文化生活方面,举办奥运会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2.重点关注国内重大时事政治。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是说,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如海南省2008年高考政治第26题,就是考察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广东省2008年高考政治第40题,就是考察2008年春运高峰期间,冰雪给中国南方带来巨大灾难的有关问题的。四川省2008年高考文综第39题: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可持续发展观能够被不同国家所认同。

因此,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很多重大时事,我们都必须认真关注。如:我国成功发射神舟七号、我国取得抗震救灾伟大胜利、中共第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全国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全球金融危机、二十国集团峰会、两岸三通问题等。

3.注重时事热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各个时事热点不是孤立的,不能就事论事地理解和把握,有些热点问题共同反映了同一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以将这些时政热点进行归类、整合,从而以一个典型的热点来统帅众多的热点,如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这些都体现着社会发展趋势,体现着人民根本利益,并能统帅很多时政热点,对其学习,不但要明确其内容本身,而且要知其背景、原因、意义和影响。

4.不忽视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如天津2008年高考政治第38题: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常识分析为什么“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海南省2008年高考政治第26题;为什么说2008年度的中央财政预算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天津2008年高考文综第39题: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我国粮食供求状况及如何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

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本年度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时政热点,更应关注那些长效的,有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如,科学发展观、社会和谐问题、“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绿色GDP、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对外开放的国策、国家统一、国家主权、食品安全、生产安全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复习时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的时事背景。

5、时政热点试题可以是“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也可以是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的主观性试题。

如海南省2008年高考政治的第16-17题就是“一材多题”的客观性试题。如广东2008年高考第40题就是对同一问题从多角度、多层面考察的主观性试题。

6、时政热点问题既可以直接切入也可以间接切入。

直接切入,即对于人们关注的重点、焦点问题直接命题,直接以这些问题作为试题的载体和考查目标,直接考查考生的了解、掌握情况。如广东2008年高考政治试题的第1-7题就属于直接切入。

间接切入考点,对于知识点的考查不易察觉,一般较为综合和间接地反映命题人的意图。由于政治学科在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上,更为重视的是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除了对重大时事问题直接命题外,命题人常常会间接选取较为深层次的出题点,来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高考政治视频

高考优秀名师课堂:高考政治 第一季 第23集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二)

高考政治提分技巧—经济类大题

高考政治辅导:货币试题训练

高考辅导课堂-政治 第6节课 高考辅导

马军解析2016全国乙卷(新课标1)高考政治试题

高考政治常见计算题类型及其解题方法(三)

高考政治核心考点之哲学与生活

高考政治精华课程 张莹 【全13讲】

第3讲我国的外交政策、高考考点分析之政治

成人高考政治

与"关注持续性热点事件 高考时事政治命题特点"相关的文章

热门学习园地<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