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项选择
例1、公民的人格尊严是指公民的名誉和公民作为一个人应当受到他人最起码的尊重的权利。它包括:
A.肖像权
B.姓名权
C.选举权
D.荣誉权
分析:这道多项选择题属于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类型选择题。要求学生们掌握人格尊严的几种表现,A、B、D都是表现之一;C属于政治权利,在我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容侵犯,公民的政治权利更不容侵犯,但二者并非一回事,一个属于人身自由权利,一个属于政治权利。一个人可能暂时失去了人身自由权,但他仍有政治权,因此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答案:A、B、D
二、材料分析
例2、15岁的丽丽最得意的是自己有个小书桌,书桌上有个小抽屉,一把小锁就可以将自己的小秘密锁在里面。这天放学后,丽丽突然发现自己书桌抽屉上的锁被妈妈砸开了,当她质问妈妈时,妈妈轻松地说:"我想看看你的抽屉里到底有什么东西。"丽丽听完后又气又恼。
请回答:
①妈妈的做法合法吗?属于什么行为
②我国法律对这种行为是如何规定的?
③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该以什么方式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④做为公民应该如何去做才不违法?
答案:
①妈妈做法是违法行为,属于违反公民隐私权行为。
②隐私权就是公民隐瞒个人私事,未经本人允许不得将其公开的权利,揭露别人的隐私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
③作为监护人的家长,不应以砸锁的方式来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而应采取其他方式来了解。如双方以朋友方式谈心,父母不妨回忆一下自己当年的经历唤起子女的共鸣,或找了解子女的朋友、同学等方式,但要注意,不能涉及他人的隐私。暴露他人隐私,即使是父母,也属于违法行为。
④作为公民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树立高尚道德品质,自觉维护自身和他人的隐私。
分析:这是一道材料题,材料是日常生活中发生过的一则侵害公民隐私权的事件,在当今中学生家长中,具有典型性。公民的隐私权,不仅仅指成年公民有隐私权,未成年公民同样有隐私权,特别是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如何履行监护职责,是当今家长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未成年人要求享有隐私权,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
做好取消药品加成的“加减法”
政府与官员“欠债失信”该怎么治?
2017年中考政治第一轮模拟试题练习
李克强:为绿色持续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雪是好雪风不正经”气象局官微挺幽默
时政热点:“为公家办事”岂是失信挡箭牌
时政热点:政府就机动车限行道歉缘于服务意识提升
中学教师当研究生导师,看点在实践
初一上学期政治《人字的结构》知识点(教科版)
时政热点:互派干部挂职不能“各打小算盘”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与失
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解读近期一二线城市房价数据
时政热点:习主席以地瓜为喻表达了什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第三章教学计划汇总【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楼市降杠杆,也应运用市场手段
2016年11月19日国际时事新闻
劝退学生的“老师表情包”有点难看
2016年11月18日国内时事新闻
2016年11月22日国内时事新闻
交通违法一律抄告单位没有必要
2017年中考政治一模模拟试卷(练习)
教科版七年级上册政治《假如我是你》知识点
2017年高考政治生活知识总结1
2017年中考政治一轮备考答题技巧
解读《支出经济分类科目改革试行方案》
童工问题真不是你想的那么简单
八年级上册政治《多元文化地球村》教学计划示例
2016年11月20日国内时事新闻
严惩"官赖",政务诚信必先治"官员失信"
秋季学期初一政治《交往有艺术》知识点教科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