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中考政治复习题吗?决战决胜法。视考场为考试的大敌,用过去因怯场而失败的教训鞭策自己决战决胜。
一、选择(1—8题为单选题,9—12题为多选题)
1.朱德同志有诗云:“锦绣山河收拾好,万民尽做主人翁。”这里的“民”是指 ( )
A.公民
B.人民
C.农民
D.国民
2.在全国各地进行的基层人大代表换届选举中,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我国公民必须是 ( )
①年满18周岁 ②没有被夺政治权利 ③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④具有参加选举的文化知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作家张某撰写了一部长篇小说,他利用小说的形式诽谤全国劳模杨某的行为构成诽谤罪,受到法律应有的制裁。这一案例说明了 ( )
①言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②滥用言论自由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是法律所不允许的 ③法律限制公民的言论自由(文学创作自由) 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和名誉不受侵犯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议案组共收到议案1000多件。这些议案,反映了来自基层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我国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能有效地保障我国公民行使 的权利 (
)
A.出版自由
B.结社自由
C.批评和建议
D.集会自由
5.公民和人民的区别是 ( )
A.人民享有政治权利,公民不享受有政治权利
B.人民是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
C.人民享有权利多,公民享有权利少
D.人民参与国家管理,公民不参与国家管理
6.在我国,享受权利的主体极为广泛,公民享受权利的范围极其广泛,这表明了我国公民权利的 ( )
A.平等性
B.广泛性
C.一致性
D.真实性
7.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我国公民的有 ( )
A.长期在我国工作的外国人
B.具有中国国籍长期在外国工作的人
C.具有中国国籍未满18周岁的人
D.具有中国国籍的残废人
8.我国的国家性质是 ( )
A.人民代表参政议政的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C.社会主义公有制
D.全体公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9.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孟德思鸠指出:“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做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他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这说明 ( )
A.公民的自由权利是有限制的、受法律约束的
B.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公民的自由权利
C.每个公民都不能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D.每个公民都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权利
10.2005年北京市共发生民工讨薪事件201起9905余人次,比去年同期分别上升了53%和64%。市公安局总结农民工违法讨薪的方式有:堵路、冲击工地、围堵办公室区域、爬上高楼或塔顶跳下相威胁等。2005年全市拘留了295名违法讨薪农民工。农民工违法讨薪的行为启示我们 (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利
B.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C.公民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D.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应该不惜一切代价
11.我们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 ( )
A.全体公民
B.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C.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D.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12.下列不属于法律提倡和鼓励的行为是 ( )
A.利用网络传播不雅照片 B.植树造林
C.虐待老人 D.科技创新
二、简答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公民权利公民怎样正确行使权利
2.八年级(3)班邱悦同学前段时间很不开心,上课的时候也总提不起劲来。原来,她家楼上搬来了一对舞迷夫妇。他们几乎每晚都会带一帮朋友到家里来办舞会,经常到深夜12点后才结束。强劲的音乐、踢踏的舞步弄得邱悦无法安心学习和休息。可每次邻居找他们提意见,他们都说娱乐是自己的权利,别人不能干涉。最近邱悦终于重新露出了灿烂的笑颜,因为她用思想品德课上学习的知识教育了那对舞迷夫妇。
请你说说,她会用哪些知识教育他们的
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中央又召开了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一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作了部署,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出一系列关键举措,努力打造百姓生活的新面貌。
阅读材料后,回答下列问题:
(1)这则材料和我们能感受到的许多实惠能告诉我们什么
(2)在我国,人们享有的权利大致有哪些
(3)据你所学,公民的这些权利有什么保障
(4)我们应如何行使这些权利
参考答案
一、1.B 2.A 3.C 4.C 5.B 6.B 7.A 8.B 9.AC 10.ABC 11.BD 12.AC
二、1.(1)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2)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具有物质保障。
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2. 她教育了他们应该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3. (1)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党和政府始终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见教材第9面,只要答出其中5个或5个以上即可) (3)物质保障、法律保障(法律保障也可答为立法保障、司法保障) (4)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思想品德教研:对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德育的理性思考
时政热点:反腐重拳让“净土”回归风清气正
思想品德教研:德育活动课的认识与实践初探
2015-2016学年七年级政治第三单元考试卷
第一学期七年级政治第四单元试题(2015-2016学年)
思想品德教研:班主任要创造性地使用《德育》读本
思想品德教研:德育工作在政治课教学中的渗透
国企改革逻辑是“管”字落实、恰到好处
以开放和自信的心态看待赴日“爆买”
治理高校违纪还“象牙塔”以清风
谈自律小组在班级建设中的尝试
思想品德教研:谈谈当前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教研: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的实践与思考
思想品德教研:高校德育工作的偏误与校正
农村小学生基本品德素质缺乏的原因
(参考)2015年七年级上学期政治第三单元试卷
追星可以,请别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
品德教研:思想品德课知与行的统一
德育科学化的深层次建设思考
不能把工业增速减缓归咎于工资上涨
治理大学生村官贪腐亟需做好财务管理
德育在计算机教学中的渗透
2015-2016年初一政治上学期第三单元试卷
当好自己的家,作好自己的主
2014至2015第一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
“最美家庭”不拒绝“隔代教育”
习近平考察津巴布韦野生动物救助基地
习近平同南非总统祖马举行会谈
扶贫攻坚比速度更要比效果
高二政治必修3第4单元自测题(含解析)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