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复习资料:第二单元 财富论坛同步练习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材料一:党的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间,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新的跨越,百姓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事实上,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21万亿元,比2020年翻了一番;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世界的位次连升两位,跃居第四……..然而,在成就面前,我们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我国人均GDP虽然快步跃升,但还排在世界100位之后,农村还有2000万贫困人口,我国目前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某校九年级(1)班的学生看了上述新闻后,决定以“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为主题,开展一次探究实践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共同完成以下问题:
1、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国应坚持哪些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2、假如你是你所在县的主要负责人,你认为本县在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应采取哪些重大举措?
3、为把我国建设成为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们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二、科教兴国
材料一:十七大报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材料二:2007年11月2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见中国驻新加坡使馆人员、中资企业和留学生代表时说,在教育方面,我们已经在农村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即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2008年,我们将在城市免除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学杂费。我们还要
提高助学金的数额。
1、党和国家大力发展教育,旨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国家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青少年要成为祖国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应该怎么做?
三、富而思源
香港亿万富翁余彭年于2003年启动了“彭年光明行动”,计划用3至5年时间捐赠5亿元人民币,为中国贫困地区的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
如何看待“彭年光明行动”?
四、点击生活
据有关资料调查显示,每月零花钱在l00至200元的学生有17%,在200元以上的有22% .而且,学生未能合理地分配和利用好零用钱。不少学生将零花钱用在吃喝玩乐上。此外,手机、电子词典、MP3等教育产品又成为学生消费的“新三大件”。调查显示,71%的学生拥有一种以上的电子产品,拥有以上三种电子产品的学生达14%,其中花费在1000元以上的学生答41%.
你如何看待学生的高消费?
五、勤俭节约 文明消费
饭后,在某学校食堂的饭桌上、垃圾桶里,白花花的米饭、大堆大堆的剩菜随处可见,学生挑食剩下的尽是肉片,甚至整块红烧肉只咬一小口就被扔了.鱼也只吃了半条就被“无请抛弃”。几乎每顿饭后,就餐学生都能“制造”出几大桶剩菜剩饭。
1、假如上述情形发生在你所在的学校里,你有何感受?会怎么做?
2、请你针对上述情况,向学校领导或老师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
时政热点:网络基建可成“一带一路”重点
时政热点:评判基建功过要有历史眼光
时政热点:理清问题促“村官”工作良性发展
时政热点:公考“双料冠军”出局,公众也不能乱撒气
时政热点:中纪委公布新设派驻纪检组“工作进度表”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八小之时之外”谁来管?
时政热点:官嘴吃喝“打白条”源于问责作秀
时政热点:官员配偶穿红军服,给谁看?
时政热点:污染钢厂“未评先建”提示环评修法加速
时政热点:“奇葩证明”频现是为公仆意识“打盹”
时政热点:农业补贴还需政府“管好钱”
时政热点:“四个全面”,治国理政的重要遵循
时政热点:为何持准生证却被责令引产
时政热点:公务员的“诗意辞职信”反映了什么
时政热点:登报检讨当成治理“为官不为”常态
时政热点:基层年轻干部为何留不住
时政热点:县委书记为何会捧着“野鸡学历”招摇
时政热点:环卫工工资参照公务员太过理想化
时政热点:让“审批特权”见光死
时政热点:集训信访发言人不只为了说得更好
时政热点:万众创新,政府革新要先行
时政热点:提升政府集成服务水平
时政热点:不必夸大监狱廉政教育的作用
时政热点:登报检讨不如依法治官
时政热点:摊派“超生流产指标”再现权力任性
时政热点:“政治生活不能娱乐化”是底线亦是红线
时政热点:“证明证明的证明”证明啥
时政热点:政策打架,莫让百姓埋单
时政热点:别把贪官忏悔当表演道具
时政热点:小权也不可任性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