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民族兴亡的关键。小编准备了高一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练习,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一.选择题
1.对于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繁殖
B.单细胞生物体具有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繁殖等
C.多细胞生物体的生命活动由不同的细胞密切合作完成
D.细胞是一切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 同样是菌类生物,霉菌、放线菌分别属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其划分标准是( )
A.营养方式 B.生存环境 C.细胞结构 D.进化地位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分析,下列属于生物群落层次的是( )
A.一只草履虫 B.草履虫培养液中的草履虫、枯草杆菌、蓝天藻等生物
C.草履虫培养液中的草履虫 D.草履虫培养液及生活在其中的各种生物
4.生命系统各层次之间的关系是( )
A.是直接联系的 B.层层相依,但又有各自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C.是没有联系的 D.密切联系,各层具有相同的组成和功能
5.下列各种糖中,仅在植物体内存在,而在动物体内没有的是( )
A.淀粉和糖原 B.葡萄糖和淀粉
C.葡萄糖、淀粉和糖原 D.淀粉、纤维素和麦芽糖
6.地球上瑰丽的生命画卷,在常人看来是芸芸众生,千姿百态。但是在生物学家的眼中,它们却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顺序是( )
①肝脏 ②血液 ③神经细胞 ④蓝藻 ⑤ 细胞内和各种化合物 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 ⑧某池塘中的所有鱼 ⑨一片森林 ⑩某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③②①④⑦⑩⑨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⑤②①④⑦⑩⑨
7. 有关糖类的下列叙述中,提示其化学组成特点的是( )
A.含有C、H、O三种元素 B.大部分糖类分子中C、H、O的比例为1:2:1
C.糖类可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三类 D.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
8.用显微镜观察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 )
A.向右上方 B.向左下方 C.向右下方 D.向左上方
9. 糖类不含有,脂质不一定有,蛋白质可能有,核酸一定有的元素是( )
A.N B.P C.S D.H
10.下列有关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能在无机界找到,且元素的含量也一致
②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③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④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少的化合物,所起的作用也最小
⑤各种化合物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但单独不能完成某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③⑤ D.④⑤
11.分析一种可溶性有机小分子样品,发现这种样品中含有C、H、O、N等元素,这种样品很可能是(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脂肪酸 D。蛋白质
12.人的胰岛素和胰蛋白酶的主要成分都蛋白质,但这两种蛋白质的功能却完全不同,其原因不包括( )
A.控制合成两种蛋白质的遗传信息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
C.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D.蛋白质中 组成肽链的化学元素不同
13.人体免疫球蛋白中IGG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 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的氨基和完全水解需要破坏的肽键数分别是( )
A.764 760 B.760 760 C.4 764 D.4 760
14.下列关于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 —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分子式为C63H105O45N17S2的天然多肽化合物中,最多含有的肽键数目是16个
C.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过程中失去的水中的氢来源于氨基和羧基中的氢
D.10个氨基酸构成的多肽有9个—CO—NH—,称为九肽
15.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所有有机化合物中必定含有C、H、O、N四种基本元素
B.蛋白质和核酸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为生命活动供能
C.晒干的种子因缺乏自由水而不能萌发
D.调节生命活动的激素均为蛋白质
17.在下列物质中,若将其中构成人体的氨基酸通过缩合而形成多肽链,则此蛋白质分子中所含有的羧基数目是( )
A.1个 B.3个 C.4个 D.至少而3个
18.在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
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
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
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动物材料
19.有关细胞中的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元素C、H、O、N的物质是核酸、酶、果糖、脂肪
B.花生种子中没有蛋白质,只有脂肪,故可作为检测脂肪的材料
C.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D.对蛋白质的检测可用斐林试剂,且要现配现用
20.春天,很多植物同时开花,花粉在空气中传播后,也能黏附到其他植物的柱头上,但这些花粉不能萌发,而同种植物的花粉可以萌发,这依赖于( )
A.细胞分泌物的信息传递 B.花粉和柱头细胞的细胞膜之间信号分子与受体的识别
C.花粉与柱头细胞间的胞间连丝 D.花粉与柱头细胞中核酸的一致性
21.下列叙述中,哪项不是核酸的生理功能( )
A.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存在于每个细胞中 B.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C.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D.对生物体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2.下列关于细胞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中的核酸只有核糖核酸
B.组成淀粉、糖元、纤维素的单体都是葡萄糖
C.多肽链在核糖体上一旦合成便都具有生物活性
D.质量相同的糖原、脂肪氧化分解所释放的能量相同
23.下列物质中在核糖体上合成的是( )
①性激素 ②血红蛋白 ③抗体 ④淀粉 ⑤纤维素 ⑥脂肪酶 ⑦氨基酸 ⑧胰岛素
A.①②③⑧ B.②③⑦⑧ C.②④⑤⑦ D.②③⑥⑧
24.两位同学在交流通过高倍光学显微镜观察的菠菜叶肉细胞、人的骨骼肌细胞和蓝藻细胞时,对某细胞具有而其他细胞没有的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线粒体,菠菜叶肉细胞有、蓝藻细胞没有 B.染色质,骨骼肌细胞有、叶肉细胞没有
C.叶绿体,菠菜叶肉细胞有、蓝藻细胞没有 D.中心体,骨骼肌细胞有、叶肉细胞没有
25.糖蛋白主要存在于细胞膜上,如果将细胞培养在含药品X的培养基中,发现细胞无法合成糖蛋白的糖侧链,则此药品可能作用在糖蛋白合成及运输过程中哪一个细胞器上( )
A.核糖体 B.线粒体 C.内质网 D.溶酶体
26.检测细胞液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的最好方法是( )
A.研磨组织细胞,检验研磨液中是否存在蛋白质
B.分离出细胞研磨液中各种膜成分,分别检验是否存在蛋白质
C.将活细胞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
D.分离细胞结构获得液泡,检验液泡内容物是否存在蛋白质
27.雌性家兔体内细胞中高尔基体数量最多的是( )
A.神经细胞 B.心肌细胞
C.乳腺细胞质 D。红细胞
28.下列结构中,其成分不含磷脂分子一组细胞器是(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叶绿体 ④细胞膜 ⑤中心体 ⑥高尔基体
A.①③ B.④⑤ C.⑤⑥ D.②⑤
29.对于“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双缩脲试剂能使DNA呈现绿色 B.甲基绿使RNA呈绿色
C.实验步骤应是先冲洗涂片后染色 D.观察的结果是DN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30.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所有的化学反应都在膜上进行 B.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它所执行的功能无关
C.细胞质基质只是为各种细胞器提供了水环境 D.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都属于细胞质
31.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
A.大液泡 B.中心体 C.细胞壁 D.叶绿体
32.细胞内各细胞器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对右图中结构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不同植物细胞内其数 量基本相同
B.是植物合成蛋白质的主要细胞器
C.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的细胞器
D.是决定植物遗传的基本单位
33.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其运输的方向是( )
A.内质网 → 细胞膜 → 高尔基体 B.高尔基体 → 内质网 → 细胞膜
C.内质网 → 高尔基体 → 细胞膜 D.细 胞膜 →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35.微 量元素是在生物体内虽然含量很少,却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可以通过下面哪一实例得到证明( )
A.Mg是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B.油菜缺少B时只开花不结果
C.动物血液中Ca 盐含量太低,会抽搐 D.缺P会影响ATP的合成
36.近年来纳米技术发展神速,极精微优越的各式显微镜使细胞的细微构造可以被观察得更为清楚。利用它们可观察到下列细胞结构中何者不具有双层膜( )
A.线粒体 B.高尔基体 C.叶绿体 D.细胞核
37.下列没有细胞核的细胞或生物有( )
①人成熟的红细胞 ②肌肉细胞 ③大肠杆菌 ④禽流感病毒
A.①③④ B.①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38.下列有关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的制备利用蒸馏水使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水胀破
B.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C.观察线粒体利用甲基绿将线粒体染成绿色,再用显微镜观察
D.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39.下列不属于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的是( )
A.细胞分泌的激素与靶细胞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
B.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
C.玉米植株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交流信息
D.有些病毒、病菌能键入细胞,使生物患病
40.能体现细胞与细胞之间功能差异的是( )
A.细胞核的大小和数量 B.细胞器的种类和数量
C.细胞膜的载体的种类和数量 D.细胞的大小和形状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请将以下各题目的答案填在答题纸对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1.(15分)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右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的问题:
(1)图中属于生物膜系统的结构包括 (填图中标号)。
(2)图中⑦合成、加工、运输过程中都消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由[ ] 供给。
(3)如果⑦是该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请写出下列过程中进行的场所:肽链的形成是在[ ] 中,形成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是在[ ] 中,进一步修饰加工是在[ ] 中,⑦的分泌说明了 。
(4)能够被健那绿染成蓝绿色的结构是[ ] ,如果用甲基绿对该细胞进行染色明显被染成绿色的区域是 。
(5)细胞核的 使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通过 实现了生物大分子的转运。
(1)在结构式中,方框①表示的是 ,该物质中有 个①所示的基团。方框③所表示的是 ,该物质中共有 个③所示的基团。
(2)方框②表示的是 ,它是由 而形成的。
(3)该物质是由 个共 种氨基酸缩合而成的,所以叫 。结构式中的
是各氨基酸的R基。
(4)已知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的分子量 之和为477,该物质的分子量是 。
(5)假如该物质为作物的一种成分,它在消化道中被消化成氨基酸时,需要消耗 个水分子。
(1)甲细胞与乙细胞相比,有细胞壁、[ ] 、[ ] ,而无[ ]
。
(2)如果乙细胞为胰腺外分泌部细胞,其分泌物有胰淀粉酶(蛋白质)等,则与胰淀粉酶的加工有关的细胞器有 (用图中序号回答)。
(3)如果甲细胞是植物根尖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 。
(4)甲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用图中序号回答),如果在该细胞器上合成的物质中含有50个氨基酸,则在该器上最多将会有 个水分子生成。
(5)如果把乙细胞放在含有3H 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后,可测到3H 的结构有 (填图中序号)。
44(14分)探究细菌细胞壁的化学成分:原核细胞——细菌具有细胞壁,为探究其化学成分,某课题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已知糖类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加热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紫色物质;且二者单独检验时互不干扰)
(1)将细菌细胞粉碎后,用高速离心机分离得到细菌细胞壁。
(2)将细菌细胞壁分成两等份,编号为A、B。
(3)取A加硫酸水解后用碱中和,再加斐林试剂并加热;取B加双缩脲试剂,摇匀。
(4)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及结果分析:
① 现象:A出现砖红色沉淀,B出现紫色;
结论: 。
②现象:A ,B ;
结论:细菌细胞壁中含有糖类而不含蛋白质。
③现象:A不出现紫色,B ;
结论: 。
④现象:A不出现砖红色沉淀,B ;
结论: 。
45(7分)50年 代,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中存在着某种只允许水分子出入的通道,人们称之为水通道,但水通道到底是什么一直是个谜。后来美国科学家彼得•阿格雷研究了不同的细胞膜蛋白,经 过观察,他证明了一种被称为“水通道蛋白”的膜蛋白就是人们寻找已久的“水通道”。如何证明他发现的水通道蛋白就是水通道?请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发现水分子能通过细胞膜
(2)问题:水究竟是怎样通过细胞膜?
(3)假设: 。
(4)实验:把含“水通道蛋白”的正常细胞和经过处理后 的细胞放在
中。
(5)结果:前者能吸水,后者 。
(6)结论: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上学期生物9月月考练习,希望大家喜欢。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10.2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7.2中华民族之魂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