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正处于向成年人转化的关键性时期,在这一阶段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设对他们的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编准备了高一政治必修一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年5月14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建立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牵头的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下列关于我国继 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促进社会公平的经济原因正确的是()
A.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B.收入的绝对公平有利于激发劳动者提高效率的积极性
C.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实现同时富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答案] D
[解析] 上述材料要求分析说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而选项A强调的是效率的原因,故排除;选项B说法 错误,因为公平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故排除;选项C说法错误,错在了“同时富裕”。选项D说法科学合理,故答案选D。
2.基尼系数是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下列因素中不会直接导致下图中基尼系数这一变动趋势的是()
A.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B.努力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
C.努力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
D.逐步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
[答案] D
[解析] 我们从本题图示中可以看出,2008年至2013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不断降低,这表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A、B、C三项中的措施,有利于缩小居民的收入差距、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有利于基尼系数的降低,不符合题目要求,故不能入选;D项中“逐步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措施与缩小 居民收入差距并无直接关系,故符合题目要求,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答案] A
[解析] 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既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又能够增加收入,A项符合题意。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土地仍然归集体所有,并没有扩大财产权,B项不符合题意。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能够增加农民收入,但没有扩大财产权,C项不符合题意。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不会改变土地所有权,更不会增加农民收入,D项不符合题意。
4.武夷山市某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村民茶园承包经营权或资本入股的方式,形成了“武夷岩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增收。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运营方式()
①体现了以工促 农、以城带乡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②壮大了集体经济,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茶业规模化经营
③优化了所有制结构,促进个私经济在农村进一步发展
④体现了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武夷岩茶”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进一步推动了农民增收壮大发展了集体经济,有利于推动规模经营,故题肢②正确;合作社的中茶农的收入方式有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故题肢④正确;题肢 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题肢③错误排除。
5.关于对下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2013年中央财政实现 盈余
B.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C.这是政府组织经济建设职能的具体体现
D.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主要体现了2014年我国中央预算部分支出项目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等方面侧重,这有利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发挥财政的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选D。A不选,因为材料中未涉及财政收入;B和题意无关;C错误,材料中主要体现了政府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6.我国目前的养老金制度是一种“双轨制”,即不同用工性质的人员采取不同的退休养老方案,这容易导致养老金的差距悬殊。目前,国家正抓紧调查研究养老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双轨制”,最终实现“并轨”。由此可见,实现社会公平必须()
①避免不同用工性质人员的收入待遇存在差异
②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等再分配调节机制
③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④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收入存在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但要注意差距保持在一定范围内,要合理,不能过于悬殊,①说法错误;养老金制度改革是再分配注重公平的体现,②正确,③错误;养老金制度改革,实现养老金“并轨”,这是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的体现,④说法正确。
7.春秋时期管仲曾提出,遇到灾年的时候,人们没有事情可做,国家应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尤其是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 时候修建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发展经济。以现代观点来看,管仲是在主张________,从而促进经济的平稳运行。()
①增加财政支出 ②积极财政政策
③减少财政支出 ④宽松货币政策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管仲主张的“遇到灾年的时候,人们没有事情可做,国家应进行宫室台榭的修建,尤其是要雇用那些丧失了家产的赤贫者,这时候修建宫室,不是为了享乐,而是为了发展经济”即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拉动经济发展,故题肢①②正确。题肢③④与题意无关,故答案选A。
8.财政部在2014年中央财政预算中明确指出,从2014年起,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在现有基础上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这一比例,能够()
①提高国家从投入资本中获得的收益
②使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保持同比增长
③增加财政收入,充分发挥财政作用
④增加国家税收,充分发挥税收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本题材料中“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的收取”,属于国家财政收入形式之一的利润收入。因此,材料中的做法既有利于提高国家从投入资本中获得的收益,也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故①③两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②项中的表述在材料中并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国家税收,故④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9.下表是2013年我国主要宏观经济数据及其增速。
项目 GDP 财政收入 税收收入 财政支出
数值 568 845
万元 129 143亿元
(其中:中央级
60 174亿元,地方级68 969亿元) 110 497
亿元 139 744亿元
(其中:中央级20 472亿元,地方级119 272亿元)
增速 7.7% 9.2%(其中:中央级7.1%,地方级12.6%) 9.8% 9.8%(其中:中央级9.1%,地方级11.3%)
由上表可知()
①财政支出超过财政收入,形成财政赤字
②地方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地方债务风险日趋失控
③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④经济持续增长是财政支出大幅上升的根本原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形成财政赤字,税收收入在整个财政收入中占据的比重较大,说明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故入选。②④选项观点错误,题中地方财政支出增长较快,地方债务风险没有失控,故②说法错误,经济持续增长是财政收入大幅上升的根本原因,而不是财政支出的原因,故排除④。
10.由漫画可以看出()
A.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个人所得税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C.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D.我国税收具有固定性和无偿性
[答案] B
[解析] 漫画表明,上调个税起征点,中低收入者受益,这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故B入选。A项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的观点错误;C项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和D项我国税收具有固定性和无偿性这两项的观点本身正确,但与题意无关。
11.据法新社报道,近20多年来,在法国无论营商以至消费各方面均赋税繁多,已吓走不少富豪商贾。富人“逃亡潮”加剧经济危机,不但导致巴黎楼市大跌,城市房租也同样下降。法国税制完全无助公司发展,雇主为缴税已没资金发展事业,导致员工懒惰、黑工及公司破产等问题。这启示我们()
①以税收为最重要来源的财政收入不一定越多越好
②向国家纳税,有利于国家,不利于企业和个人
③应通过对纳税对象、税率的调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④税收增 加不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个人购买力的增加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在经济总量既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并非越多越好,如果集中过多,会影响到企业的扩大再生产、居民收入的增加,故题肢①正确;题肢②说法错误,故排除;题肢③正确表达了税收的作用,正确;题肢④说法绝对,排除。
12.财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以及人民群众生活发挥着重大作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4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是()
A.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B.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
C.推进利率市场化,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
D.加强风险防范,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答案] B
[解析]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属于稳健的财政政策,故排除A;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扩大营改增试点行业有利于减轻服务业的税收负担,是积极的财政政策,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C是货币政策;选项D属于稳健的财政政策。
二、非选择题(52分)
13.材料一 我国居民收入状况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这是党首次明确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目标。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信息。(8分)
(2)运用经济生活说明如何实现材料二中提出的“收入倍增”目标。(18分)
[答案] (1)材料一反映了2008年以来,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4分)但城乡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且差距有扩大趋势。(4分)
(2)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是实现收入倍增的根本措施;(3分)②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 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 存的分配制度,为收入倍增提供制度保障;(3分)③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3分)④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供社会保障水平;(3分)⑤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3分)⑥国家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在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增长、企业持续发展的同时不忽视提高居民收入。(3分)
14.材料一 我国中央和地方税收收入及财政支出比重(2013年度)
注:2013年全国税收总收入为12.9万亿元。截止2013年6月,全国各级政府共计负债20.6万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拉弗曲线,该曲线大体上解释了税收收入与税率的关系。
为解决地方债务 的问题,国家某课题组为政府提交了两套方案:
方案一:提高税率,增加税收种类。
方案二:加印钞票,减少民生支出。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材料一中概括我国财政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分别用数据予以证明。(10分)
(2)运用材料二的信息以及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实施上述方案的后果。(16分)
[答案] (1)①中央与地方的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不匹配。在总的税收收入中,中央占比比地方多,但中央财政支出占比却比地方少。(5分)②我国各级政府债务负担较重。政府负债20.6万亿元,是2013年税收收入的1.6倍。(5分)
(2)方案一:由图可知,税率提高到临界点。会增加企业和居民负担,不利于经济长远发展。(6分)
方案二:①加印钞票,会导致物价上涨,增加通货膨胀的风险,居民实际财富缩水。(5分)②减少民生支出不利于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们生活的作用,不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5分)
高一政治必修一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十五课第一框
丰富多彩的情绪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意志坚强的表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走进中学》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品味生活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初三政治说课稿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