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指以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为基础不断演化、发展而成的中国特有文化,以下是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请考生认真练习。
1.中国文人以梅兰竹菊为“四君子”:梅高洁傲岸,兰幽雅空灵,竹虚心直节,菊冷艳清贞。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可见()
A.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
B.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C.中国人热爱自然,自古就有保护环境的好传统
D.中国人善于实践,从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答案] B
[解析] 材料强调“四君子”蕴含的文化,没有体现对人的影响,舍去A;中国人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负载了自己的真情,使花木草石拓展了原有的意义,成为人格的象征和隐喻,体现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B符合题意;C、D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答案选B。
2.千百年来,一批批先民横渡海峡,移民台湾,海峡两岸形成了大批同名村。“台湾有板桥,大陆也有板桥!”在厦门集美板桥村举行的两岸同名村恳亲会上,祭祖访亲,老乡见老乡,亲情说不完。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
①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
②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③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
④坚实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恳亲会的举办能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意识,增强对中华文化的归属感,①③符合题意;认为同名村恳亲会的举办能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夸大了恳亲会的的作用,舍去②;勤劳勇敢是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④不选;故答案选B。
3.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显示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这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这表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①③正确;②材料未体现;④本身说法错误。
4.在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人物中,24位“90后”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人性与道德的价值,他们直面灾难、毫不退缩,奋不顾身、舍己救人,他们是坚强的新一代、英雄的新一代、堪当大任的新一代。他们的身上折射出()
A.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B.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兼收并蓄
C.民族精神超越时代,人人践行
D.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凝聚人心
[答案] A
[解析] 依据材料题干中指向为“他们身上折射出”,可以推断是折射民族精神,而不是中华文化,故排除B、D。依据题意可知这种民族精神是世代相传的,而非超越时代,所以选A。
5.抗战英雄赵一曼诗云:誓志为人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男儿岂是全都好,女子缘何分外差。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白山黑水除敌寇,笑看旌旗红似花。这首诗反映()
A.爱国主义始终具有共同的具体内涵
B.维护国家利益是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
C.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强的精神支柱
D.民族精神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答案] C
[解析] 爱国主义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因此A错误;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价值追求,维护国家利益并没有成为人们共同的价值追求,B与现实不符;“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反映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感,C符合题意;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D表述错误;故答案选C。
6.2015年“五一”前,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一批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习近平总书记说,“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长期以来,广大劳模以平凡的劳动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是我们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向劳模学习,以劳模为榜样,发挥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
(1)请概括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2)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知识,分析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 (1)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劳模精神作为民族精神的表现,弘扬和培育劳模精神有利于丰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各族人民向劳模学习,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专题强化训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所有内容就是这些,希望对考生复习政治有帮助。
八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时政热点:改地名,政府决策不能随意化
经济时事热点:中国市场是游戏改编的救命稻草?
2016年6月第2周时政汇总(06/06-06/12)
社会时事热点:“滴滴短信扰客”,说好的垃圾拦截呢?
时政热点:对“厚脸皮型”干部必须“零容忍”
文化时事热点: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为了孩子,请严把塑胶场地质量关
环保面前,文艺演出不应免责
临沂市思想品德教学复习研讨会总结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景看好
时政热点:国土督察机构应受理所有举报
七年级思想品德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经济时事热点:莫让微信赌群也搞“互联网+”
时政热点:不必对微信“潜水”官员“舆论绑架”
习近平访塞波乌三国并出席上合峰会:三大看点充满期待
政务要闻:深化中德合作需要发挥创新思路
鲁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册《面对发展变化的社会生活》教学反思一
社会时事热点:“家庭医生”应让医患都有获得感
时政热点:监督机制完善,代表履职才能到位
时政热点:“壶哥”玩的是“权好交易”的把戏
时政热点:从鄙视到“惯性”是干部忘了“我是谁”
文化时事热点:“偷鸡腿母亲”事件背后的扭曲与沉重
营养午餐别留隐形饥饿死角
九年级思想品德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时政热点:人民公仆岂能做裙下之臣
山东省心理健康研究会换届大会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建设”学术年会学习总结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
文化时事热点: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2016年6月第2周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