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真题,相信大家阅读之后一定会对大家的学习有帮助的。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两种商品具有互补关系的是 ( )
A.自行车和方便面 B.火车和飞机 C.照相机和胶卷 D.牛肉和羊肉
2.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是 ( )
A.生产资料公有制 B.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特点 D.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3.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一定程度的通货紧缩现象,有人认为,国家应该增加纸币发行量,流通 中的纸币越多越好。“纸币越多越好”的观点 ( )
A.是正确的,因为它有利于抑制物价下跌,有效解决通货紧缩
B.是错误的,没有正确认识货币的本质
C.是正确的,发行纸币越多,人们手中的钱就越多,生活就越富裕
D.是错误的,没有正确认识纸币的职能及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4.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 )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任意申请 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5.消费可以分为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这种划分的依据是 ( )
A.消费品耐用程度不同 B.消费品类型不同
C.交易方式不同 D.消费的目的不同
6.恩格尔系数是指 ( )
A.发展资料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B.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C.劳务消费占家庭总消费中的比重 D.家庭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
7.我国的恩格尔系数在不断减小说明我国 ( )
A.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增加 B.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在不断减少
C.居民生活水平下降,消费结构单一 D.居民生活水平上升,消费结构改善
8.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就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 展,这是因为 ( )
①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②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③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④称霸世界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9.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同点是 ( )
A.它们通过发行股票筹集资金
B.公司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清偿责任
C.它们都有两个以上股东共同出资组成
D.它们的资本都划分为等额股份
10.一台笔记本电脑标价12500元,在这里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贮藏手段
11.为更好地实现就业,劳动者必须树立的正确择业观念是 ( )
①自主择业观②竞争就业观③职业平等观④多种方式就业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购买学生平安险 ( )
A.能够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B.其费用由国家和个人共同承担
C.是一种针对风险本身的投资 D.按规定定期能获得有偿收入
13.目前在我国,根据发行者不同,债券主要分为 ( )
①国债②金融债券③个人债券④企业债券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4.在财政收入形式中占主导地位,征收面最广、最稳定可靠的财政收入是 ( )
A.税收收入 B.利润收入 C.债务收入 D.罚没收入
15.影响财政收入的根本因素是 ( )
A.经济发展水平 B.分配政策 C.居民收入 D.人口数量
16.某电影明星通过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帐薄和记账凭证等手段不缴或少缴应纳税 款,这一行为构成了 ( )
A.偷税行为 B.骗税行为 C.欠税行为 D.抗税行为
17.上题中该电影明星因此受到了国家刑罚的制裁。这一事实体现的税收的基本特征是( )
A.无偿性 B.法制性 C.固定性 D.强制性
18.某职工在所属国有企业改制时购买了一万元的企业股票,年底分红得到了2000元的股息。该职工得到的2000元收入属于 ( )
A.按劳分配 B.按资本要素分配 C.按劳动要素分配 D.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9.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由_______决定的。 (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0.国家的各项职能的实现,是通过 ( )
A.财政收入完成的 B.财政支出完成的
C.国家决算完成的 D.国家预算完成的
21.经济增长是财政收入的基础,财政工作基本是围绕生财、聚财、用财进行的。“三财”之道,生财为根本,聚财要有度,用财讲效益。据此回答21~22题。
“生财之道”根本在于 ( )
A.调整分配政策,提高财政收入在GDP中的比重 B.强化税收管理,堵塞税收漏洞
C.减少财政支出,增发国债 D.发展生产,促进经济增长
22.“聚财之度”在于 ( )
A.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国民收入同步
B.财政收入的增幅应高于国民收入的增幅
C.财政收入的增长应与企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适应
D.避免财政赤字的出现
2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是 ( )
A.实现共同富裕 B.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C.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D.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4.下面函数图像描述的是某商品在半年中的价格走势,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
①该商品很可能供不应求 ②该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生产者可能会扩大该商品的生产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某国2007年生产M商品10亿件,价值总额为100亿元。如果2008年从事M商品生产的劳动者数量增加10%,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价值总额为 ( )
A.110亿元 B.120亿元 C.130亿元 D.132亿元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10分,共50分)
26.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21.7%。增加到2006年的40.7%;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0年的63.8%,下降到2006年的38.9%。
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为2.26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生产总值的5%;当年,我国消耗石油3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7.8%;消耗原煤21.4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9.6%;消耗粗钢3.5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31.8%;消耗水泥10.5亿吨,约占世界消耗量的47.7%。
根据上述材料,谈谈如何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10分)
27.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市场竞争类似于体育竞争,离不开竞争规则。怎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分)
28.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10分)
29.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5-2008年消费、投资、净出口对GDP的贡献率和拉动情况。
消费 投资 净出口
年份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贡献率(%) 拉动(百分点)
2005 38.2 4.0 37.7 3.9 24.1 2.5
2006 38.7 4.5 42.0 4.9 19.3 2.2
2007 39.4 4.3 40.9 4.4 19.7 2.5
2008 44.4 4.0 46.7 4.2 8.9 0.8
注:2007年发达国家最终消费率对GDP总量增长的贡献率约为80%,世界平均水平约为60%。
材料二 下表为2005——2008年我国GDP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长速度。
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年份 总量(亿元) 同比增长(%) 收入(元) 同比增长(%) 收入(元) 同比增长(%)
2005 183085 10.2 10493 9.6 3255 6.2
2006 209407 10.7 11759 10.4 3587 7.4
2007 246619 11.4 13786 12.2 4140 9.5
2008 300670 9.0 15781 8.4 4761 8.0
材料三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和问题。(10分)
结合材料三,联系当前我国的实际谈谈我国应该如何提高居民的消费率。(10分)
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推荐的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阅读哦,祝大家学习进步。
2017年6月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最新2017中考政治名师指点
2017年6月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中考政治必考知识点复习
2017年6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考前必看:2017高考政治考点解析
2017年高考时事政治必考知识
2018年时政:6月10日国内篇
2017年6月16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6月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考生必看:2017年高考政治考点分析
2017年6月1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中考政治的复习要点
2017年6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6月1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6月1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6月1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6月14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6月1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年6月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7中考政治考前复习指导
2017年6月20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7年6月14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中考政治考前复习的注意点
2017中考政治冲刺试题
2017年高考政治核心考点归纳
2017中考政治备考练习题
2018年时政:6月14日国内篇
2017年6月8日国内时事新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