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政治真题解答分析
1、 2013年3月5日,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两会审议、讨论《国务院机构改革 和职能转变方案》等。这表明(D )
①人民代表在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②全国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讨论和决定国家重大事务③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 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权力④在我国,人民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13年3月,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期 间,代表们共商国是,提 出的议案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这充分体现了人大代表 ( C )
①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②关注民生、反 映民意③权力大能力强,不受 人民监督 ④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来源:学_科_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13年1月17日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在京召开。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盛光祖表示,到2012年底,全国铁路营 业里程达到9.8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高铁运营里程达9356公里,居世界第一位。2013年,全国铁路将安排固定资产投资6500亿元、投产新线5200公里以上,将完成旅客发送量20.35亿人。 2007年4月18日之前,中国没有一条可称为高速的铁路。从里程零公里到世界第一,中国高铁4年实现了梦幻跨越。
(1)可以说,中国高铁是一个后发先至的当代样板,这中间离不开科技的作用。你认为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有哪些?
(2)读了这则材料,你看出我国在科技发展方面的可喜现象是什么?
(3)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必须实施什么战略?
(4)某校举办科技创新周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征集小发明、小制作。你认为中学生参加此项活动的意义有哪些?
答:(1)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②当前国际竞争,其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③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两点即可)
(2)在尖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方面,我国已经建立起坚实的基础,在一些重要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
(3)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4)①有利于把自己培养成创新型人才。②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③有利于培养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
4、2012年11月29日,在国博复兴之路展览现场。新任总书记习近平说: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习近平重申了十八大报告中的两个一定能,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 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引人注目的是,他进而提出第三个一定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习总书记还向全党提出三个必须牢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回首过去,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自强。审视现在,全党同志必须牢记,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多么不容易,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下去。展望未来,全党同志必须牢记,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1)你认为一定能的信心源自哪里?
答:①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理念④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奋斗。
(2)三个必须牢记体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知识?
答:①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 国。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的支撑和鼓舞。④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3)要把蓝图变为现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制约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国际竞争日益激烈,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②面临着严峻的资源、人口、环境等问题;③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增加;④我国周边的安全形势比较严峻;⑤面临着分裂势力、宗教 极端势力、恐怖势力的威胁。
时政热点:更希望看到副省长开会也“坐摩的”
时政热点:改革就应多些“系统性重构”的魄力
时政热点:改革现有院士制度意义重大
时政热点:干部兼职企业,“全部清理”更要“全面处理”
时政热点:运动式“减副”难免“无解”
时政热点:干部驻村莫“驻名”
时政热点:“不申报不提拔”找准试点切口
时政热点:面对庸俗生态要有“莲花精神”
时政热点:根治“庸懒散”,还需制度来净化
时政热点: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
时政热点:公务员工资改革不应单纯“涨工资”
时政热点: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
时政热点:打上制度补丁,“减副”才能不压跷跷板
时政热点:“女官员的腐败规律”是个伪问题
时政热点:铆好“一颗钉” 丢掉“三板斧”
时政热点:“大数据反腐”不能牵强附会
时政热点:善作善成,发挥好能力
时政热点:别让“三大典型”成为践行群众路线的绊脚石
时政热点:对“匪气”来一次大扫除
时政热点:“两只手”的辩证法
时政热点:“官员独董”退场体现从严治吏决心
时政热点:院士退出新机制尚待细则支撑
时政热点:确保主体责任不折不扣落实处
时政热点:管控地方债须彰显人大力量
时政热点:简政放权再为创业就业“开门铺路”
时政热点:“以房养老”不能淡化政府职责
时政热点:破除阻力唤醒“装睡”的公积金
时政热点:以刚柔相济之策突破利益藩篱
时政热点:充分发挥“五老”在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时政热点:用批评和自我批评避免“四风”死灰复燃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