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1)创造财富的 源泉有哪些
①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
②资本、管理等因素也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
(2)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①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充分调动各种创造社会财富源泉的作用。这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保障。
②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 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 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3)建立和完善经济制度。
①为 了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首先要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经济制度的改革,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广泛、充分地调动各个社会阶层的积极性,调动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的活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②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充分,还要建立健全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这是适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而提出的,也是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的充分保证。
2.富而思源,富而思进
(1)我国的富民政策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这是我国倡导的富民政策。
(2)承担责任
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就应增强。富而思源,先富起来的人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了个人品质,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和标志。
(3)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创造、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只有在新的起点上不断迈进,在否定自我的过程中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永立潮头,拓展更宽更广的道路。
【特别提醒】共同富裕是共同和富裕两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共同用以说明富裕实现的范围,它是相对于私有制所导致的两极分化现象而言的;富裕是用来表示生活富裕程度的,它相对于贫穷而言。
关注共同富裕
2011年1月9日,重庆两会
上,重庆作为全国率先将基尼系数写
入十二五规划的地方政府,明确
提出将衡量社会贫富差距的指标基尼
系数由0.42降到0.35。十二五期间,重庆将瞄准缩小三大差距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速共同富裕。
贫富差距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富裕程度和生产力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在于分配制度是否合理。重庆市市长黄奇帆说,五年后,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将达到3.1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基本翻一番,达1万元左右,由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变为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到2.5:1,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衡量的主城区与边远区县差距缩小到2:1;率先在西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1.请你结合材料谈一谈我国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2.贫富差距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富裕程度和生产力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在于分配制度是否合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案:以按劳分 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3.重庆市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1)我国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2)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党和政府努力建设惠及全体人民的全面小康社会。
为 了更好地领会重庆市两会 精神,九年级(1)班的同学决定针对贫富差距这一内容进行调查活动,调查结果如下:
针对上述调查结果,请你完成下列问题:
(1)读表认知:上述调查结果说明了什么?
(2)探究原因: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合理建议:你认为应该如何改变上述现状?
【解析】本题为活动探究类试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解此类题目,要求从原始的材料中筛选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答题时注意审标题、审图表的项目和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第(1)问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要能够从调查结果中看出所反映的问题。第(2)问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开放性、综合性较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但答案要结合第(1)问所反映的主题。本题的三问是环环相扣的,分别为说明了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只要能够熟练把握教材内容,回答起来就比较容易。
答案:(1)上述材料说明我国存在着严重的贫富差距,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2)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分配制度不合理;个人致富手段和能力有差别等。
(3)①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②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基本分配制度;④采取相应的措施缩小贫富差距;⑤把握致富手段等。
1.(2010威海中考)2009年威海市惠民生、保稳定取得实际成效。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 11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 260元。结合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威海市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②我们现在的小康是低层次、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
③我市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了现代化
④威海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重而道远,遥遥无期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
【解析】选B。本题结合地方特色,考查学生对小康的理解和认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到本世纪中叶才能实现,所以③说法错误。经过我们的努力,本世纪头二十年,一定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所以④的说法也是错误的,①②说法正确,故选B。本题引导学生要关注家乡建设。
2.(2010宜宾中考)2010年2月至11月,中国面向全球开展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主题为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成就梦想。这说明( )
A.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
B .我 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各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C.成就任何梦想都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
D.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解析】选D。解答本题注意题干中材料的关键是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主题,由此可以看出,本题考查的是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A、B、C的说法都是错误的,D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选D。
3.(2010巴蜀中 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尊重财富、鼓励创造的时代。广大人民群众创造财富的 积极性空前高涨。创造财富的源泉有( )
①劳动 ②智慧与开拓 ③科技 ④资本、管理等因素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把握,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全面掌握创造财富的源泉,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很多,除了劳动、科学技术、智慧与开拓精神外,资本、管理等因素也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重要源泉。所给题肢全部符合题意,故选A。
4.(2010北京中考)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下列选项中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实现全体人民 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B.部分地区和人民通过 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富裕起来
C.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再带动和帮助后富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D.消灭剥削、消灭压迫、消灭贫穷,使部分人先富起来
【解析】选C。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同时富裕,而是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以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本题中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全面准确的是C,A、D说法错误,B说法不够全面,故选C。
5.(2010无锡中考)右图漫画《分蛋糕》启示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 )
A.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B.鼓励全民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C.落实分配政策,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D.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解析】选C。本题以漫画为载体,考查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漫画的能力。漫画反映了少数人分得了蛋糕的绝大部分,而多数人则分得了蛋糕的极小部分,表明社会财富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收入差距悬殊,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落实分配政策,防止收入差距过大,C符合题意,应选。
6.(2010巴中中考)吃喝向广告看齐;服装向名牌看齐。这是目前中学生中存在的消费现象。上述现象
( )
A.是合理消费的表现
B.是盲目攀比、消费不理性的表现
C.体现了当代中学生时尚的风貌
D.是适度消费的表现
【解析】选B。本题结合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考查学生对文明消费的认识与理解。许多中学生的消费行为受消费心理的影响,如: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等。题干中的现象是盲目攀比、消费不理性的表现,A、C、D说法错误,故选B。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十五课第一框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情绪——奇妙的“窗口”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意志坚强的表现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品味生活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初三政治说课稿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