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是紧张又充满挑战的,同学们一定要把握住分分钟的时间,复习好每门功课,下面是编辑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高一上册政治期末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某果农别出心裁,把自己果园里一些没有长大的石榴,套进漂亮的细颈玻璃瓶里,然后把瓶子绑在树枝上,等神奇的石榴长大了拿到市场上去销售,深受消费者青睐。这种长在瓶子里的石榴之所以是商品,是因为
A.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求异心理需要
B.物以稀为贵,它能用于交换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体现了创新,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2. 在11月25日结束的2015年国际跳棋亚洲锦标赛上,湖北省有6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参赛,并收获5枚金牌。下列对这些金牌的认识正确是
①这些金牌如果用于交换,就会变成商品 ②这些金牌作为货币,具有流通手段职能
③这些金牌如果从奖牌角度看则不是商品 ④这些金牌都是可以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 消费是居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居民收入直接
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在一定的工资标准和社会保障水平的
情况下,如图中合理表示居民收入与居民消费需求关系的是
A.A1 B.A2 C.A3 D.A4
4. 汇率是两国货币兑换的比率。汇率变动不仅触动本国经济神经,而且影响百姓生活。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一些国家一再逼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意味着
①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的人民币有所下降
②外汇汇率跌落,人民币汇率升高
③100单位的外币可以兑换比以前更多的人民币
④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汇率跌落
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
5. 2015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迅猛发展,目前信用卡总量已达到2.1亿张,信用卡交易量5.1万亿元,我国信用卡市场迅速发展的原因是
①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居民收入增加,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②信用卡具有减少现金使用、方便购物消费,增强消费安全等优点
③信用卡的持卡人可以在任何消费场所消费
④信用卡具有货币的各种职能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D.①③
6.物以稀为贵和 货多不值钱共同表明
A.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B.卖方市场
C.供求影响价格 D.供过于求,价格下跌
7.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一些饭店就利用了这一点。他们推出的饭菜仅收成本价,以借此吸引顾客,将利润的主要来源放在了酒水上。从经济学上看,饭店巧妙利用了
①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的特点 ②价格手段吸引消费者
③两种商品是互补商品的特点 ④ 高档耐用品对价格变动反应较大的现实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 在2015年春节长假中,文化消费成为黑马。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假日中饮食类商品一支独秀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而与文化消费、精神消费有关的商品则日益畅销。由此可见
①我国正在进入享受型社会 ②居民家庭消费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③生存资料消费将被发展资料消费所取代 ④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日趋合理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9. 2015年3月,随着美的、格力广告铺天盖地的宣传造势,2015年空调大战全面爆发。两个巨头正面交战,全面引爆了其他品牌的跟进。海尔等品牌纷纷表示将推出促销活动,加盟空调大战。而近期原材料价格逐渐走高,以及原油价格的上涨,业内人士预测,这可能是空调行业今年最后一轮降价了,接下来有望触底反弹。这说明
①商品价格变动无规律可循 ②价值是价格的基础
③商品价格不可能与价值相一致 ④商品价格不可能无限制的下跌或上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015年的3.15活动要求要不断加大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工作的力度,为维护和改善民生、扩大消费、拉动内需营造良好环境,据此回答10---11题
10. 关注民生,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其经济生活依据是
A. 人们消费总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进行的
B. 人们所消费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是通过生产来提供的
C.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D.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满足人们的生活消费
编辑老师在此也特别为朋友们编辑整理了高一上册政治期末考试题。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政治试题栏目!
时政热点:官员读EMBA遇冷应以长效机制巩固
时政热点:破除阻力唤醒“装睡”的公积金
时政热点:公务员薪酬改革,如何“限高”是难点
时政热点:充分发挥“五老”在农村信访稳定工作中的作用
时政热点:工资是公务员改革的矛盾交织点
时政热点:审计不能陷入“拉锯战”必须拿出“撒手锏”
时政热点:找到“金钥匙”才能破解“铁饭碗”
时政热点: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
时政热点:以刚柔相济之策突破利益藩篱
时政热点:养老金并轨 “兼容”应先行
时政热点: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
时政热点:善作善成,发挥好能力
时政热点:停止办公别拿空调说事
时政热点:“女官员的腐败规律”是个伪问题
时政热点:事业单位明起实行合同制 3000余万职工告别铁饭碗
时政热点:以权力“减法”换市场活力
时政热点:用批评和自我批评避免“四风”死灰复燃
时政热点:公务员工资改革不应单纯“涨工资”
时政热点:可建立国家教育公务员制
时政热点:干部脚上有土 群众心中不堵
时政热点:上海自贸区新版负面清单“瘦身”
时政热点:质量是发展党员的生命线
时政热点:6省市试点司法改革 法官检察官跳出普通公务员序列
时政热点:用好政德这块“压舱石”
时政热点:审计“啄木鸟”护航经济发展
时政热点:干部驻村莫“驻名”
时政热点:更希望看到副省长开会也“坐摩的”
时政热点:规划不尊重规律就是最大的忌讳
时政热点:运动式“减副”难免“无解”
时政热点:政府“换班”别让诚信“断档”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