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处于公民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必须给予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推荐了高考政治我们的民族精神专题练习,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1.(广州期末调研)“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
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D.各民族文化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于右任的《望大陆》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选C。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特征,A不选。B、D说法明显与题目的意思不符。
答案:C
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一曲《大风歌》传唱了两千年,传颂着古老中国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弘扬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说明中华民族精神( )
A.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B.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C.彰显于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中
D.凝结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解析:本题考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A项观点为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D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0•试题调研)2009年9月14日,许振超作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受到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亲切接见。“振超精神”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再一次感动了人们。这说明( )
A.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结晶
B.民族精神要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
C.民族精神渗透在整个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
D.必须发挥民族精神的支柱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B符合题意。
答案:B
4.(2009•上海)“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更心怀敬畏;祖国永恒,人民至上!”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②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③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④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民群众的地位等知识,③未体现,①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D
5.在中国格言的海洋里,有两个意义相近的古老成语:“四海之内皆兄弟”(子夏),“四海之内若一家”(荀子)。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 )
A.以礼仪之邦享誉于史
B.开拓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
C.不畏强暴、英勇顽强的优良品格
D.注重团结、呼唤统一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
解析:题干两成语强调了各地区各民族要团结统一、加强联系,故D项正确。
答案:D
由华夏电影发行公司发行的影片《袁隆平》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献礼影片中,格外引人注目。影片聚焦“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执著科学的传奇经历,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魅力演绎他真实而浪漫的一生。回答6~7题。
6.袁隆平常说,“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多一点粮食不怕,若少一点粮食,你试试看”……这种情怀是激励他孜孜不倦、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这说明( )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爱国主义应该表现在实际行动中 ③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④爱国主义是鼓舞人民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
A.②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让所有人远离饥饿”是袁隆平对国家深厚感情的具体体现,②当选;这种情怀是激励袁隆平忘我探索的不竭动力,表明爱国主义的精神力量,④当选;①③与题意不符。
答案:A
7.袁隆平不是因循守旧、盲从权威的科学家,他善于质疑,勇于创新,敢于超越。这启示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B.民族精神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
C.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时代精神则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
D.只有坚持培育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限定语“错误的是”。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C说法错误。
答案:C
8.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看望97岁高龄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时谈到,钱老几十年来始终热爱党、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为我国的航天科技事业和国防建设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和智慧,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钱老身上体现了( )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②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③在当代中国,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的一致性 ④知识分子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们对爱国主义的认识和理解,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①②③说法均是正确的。④错误,人民群众是弘扬民族精神的主体。
答案:A
9.(天津、河北质检)胡锦涛强调,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A.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
B.抗震救灾精神是新时代爱国主义的主题
C.抗震救灾精神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D.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解析:材料中“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体现了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A项正确。B、C、D三项观点均错误。
答案:A
10.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与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是( )
A.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
C.文化建设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建设
D.只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才能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解析:B、D两项不是对二者关系的表述,C项观点错误,A项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A
11.(茂名二模)我们要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因为这是( )
①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②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抵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①错误;②③④均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必要性。
答案:B
12.“神舟”七号让中国人的足迹第一次印在了茫茫太空,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再一次鼓舞了中国人民。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需要我们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需要民族精神,人民呼唤民族精神。这是因为( )
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民族精神具有凝聚和动员民族力量的功能 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抵制外来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 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此题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①②③都正确地表述了这一思想,④的观点虽然正确,但没有表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答案:B
13.(2010•试题调研)2009年6月12日,吉安市党政机关“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厉行节约”电视电话动员大会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全市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动员全市上下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艰苦奋斗,厉行节约,共克时艰,全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这是因为( )
A.弘扬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B.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C.弘扬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必然要求
D.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弘扬井冈山精神必须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鲜明地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时代性特征,在不同的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不相同的;A项说法错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是思想道德建设;C项是弘扬民族精神的原因,而不是时代性的原因;D项是启示或者是做法,是由材料引申出来的。
答案:B
14.(2010•原创题)2009年7月1日是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通车3周年纪念日。青藏铁路的建设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大奇迹,青藏铁路建设者表现出来的“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的闪光点和宝贵精神财富。关于青藏铁路精神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了新的时代内容
B.是现阶段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
C.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保证
D.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最高境界
解析:民族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所以任何具体的民族精神都不能说是民族精神的最高境界。
答案:D
15.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A.发挥“主心骨”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6.(2010•全国重点中学模拟)材料一 国庆盛典期间,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天山脚下到世界各个角落,从现实世界到网络世界,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和精神力量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聚集和释放,其中,中国互联网吹响爱国主义“号角”,3亿网民为祖国庆祝生日就是一例。
材料二 国庆盛典活动主题突出、特色鲜明、隆重热烈、气势磅礴,充分展示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展示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
材料三 国庆阅兵这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发展进步新成果的集中展示,不是向世界示威,而是宣示和平。这一点,无论是“光立方”显示的“和平”“和谐”标语,还是放飞的6万只和平信鸽,都表达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的美好意愿。
材料四 领导人晚上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与群众一起载歌载舞,盛大的烟火表演结束了一天的庆祝活动。代表中国56个民族的演员进行了歌舞表演,很多著名歌手参加了演出。
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哪些内容?现阶段弘扬这一精神有什么重要意义?
解析:第(1)问考查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依照教材知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应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角度展开分析。
答案:(1)材料体现了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突出了爱国主义这一主题。
(2)现阶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铸造精神支柱。
17.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辨题: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必须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解析:本题是一道辨析题,作为辨析题要分清辨点,一般来说,要找出材料中合理的成分加以肯定,找出错误的成分予以否定。本题的合理之处在于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弘扬民族精神,不合理之处在于没有分清传统文化的不同性质,而且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措施的认识也是片面的。
答案:(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这是正确的。
(2)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即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的作用;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因此,认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考政治我们的民族精神专题练习,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培育健康心理
八年级政治第九课、第十课复习教案
犯罪与刑罚 教案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点滴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日新又新我常新
情绪——奇妙的窗口
中学生创造力发展的主要障碍及对策
第二课 依法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第一册发现自己的潜能
第二册自律的表现
第一册追求高雅情趣
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三课 依法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政治课堂中的参与式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初三第一框体
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教学设计(二)
第四课第一框题 人生自强少年始
第二课 第四框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备课及教学设计
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联系
第一课 第六框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第六册基本路线
《我上中学了》教案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一课时)
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一)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