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二上学期中政治试卷,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 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部分共30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哲学家库恩说:特别在公认的危机时期,科学家们必须转向哲学分析,作为揭开他们领域中的谜的工具。此观点表明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B.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
C.哲学是具体科学发展的基础 D.哲学对具体科学有指导作用
2.有人认为命由天定,因而身处困境时消极等待,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因而在困难面前积极奋争,不屈不挠。这体现了
A.世界观人人都有 B.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C.世界观不等于哲学 D. 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3.气(某种具体的物质形态)者理(绝对精神)之依也,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这些观点对世界的认识
①在本质上是正确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
②只是一种可贵 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
③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是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思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4.在漫画《双重保险》中,建筑施工请风水先生是一种
迷信行为,其错误在于
①违背了联系的客观性 ②否定了联系的普遍性
③否定了事物的整体性 ④否定了世界的物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5.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太阳刚到头顶就落山了,
物刚刚出生就死了)这一观点会导致
A.不变论 B.均衡论 C.诡辩论 D.一点论
6.从一定意义上说,飞箭在某一瞬间的确是只在这一点上而不在另一点上。但是,就在这一瞬间,它又包含离开这一点的趋势。因此 ,在同一瞬间,飞箭既在这一点上,又不在这一点上。正是这一矛盾的连续产生和不断解决,飞箭能够不断从这一点飞到下一点。关于飞箭的这一解读表明
①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②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 ④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世界 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其
A.物质性 B.运动性 C. 规律性 D.可知性
8.被誉为股神的巴菲特先生有句投资名言:我与其他人不同,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我恐惧;当众人恐惧的时候,我贪婪。以下哲学道理最能体现巴菲特这一观点的是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B.意识活动具有选择性、预见性
C.人们的意 识是不可能相同的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9.人的心灵和身体在不停地进行对话。如果人的心情愉快,常常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体内就会分泌出具有活跃脑细胞、增强体质功能的荷尔蒙。这一事实可以证明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存在并非是客观的
B.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做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人们是否具有高昂的精神
D.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0.三国时期,我国已经有了关于火星的明确记载,表明古人已经用肉眼对火星的运转作了比较准确的观察; 1719 世纪,欧洲人用望远镜观测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河床。这些证据令许多人相信火星上有智慧的动物;1965 年 7 月以来,人类利用宇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直没有停止;2004 年,人类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等现象。人们对火星的认识过程佐证了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
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
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
④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11.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这句名言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A.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人的认识受实践条件的制约
D.矛盾双方的统一是暂时的
12.杜威认为,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和动物适应环境的活动相比,没有本质的区别。这种观点否认了实践的
A. 主观能动性 B. 客观物质性 C. 社会性 D. 历史性
13.鲁迅先生说:假如我们设立一个肚子饿了怎么办的题目,拖出古人来质问罢,倘说肚子饿了应该争食吃,则即使这人是秦桧,我赞成他。倘说应该打嘴巴,那就是岳飞,也必须反对。这段论述表明
①真理具有客观性 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③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要正确对待错误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④ B.①③C.①② D.③④
14.据统计,道路交通伤害已是国内居民伤害死亡的首因,而私家车数量的爆发式增长,无形中增添了交通安全的压力。为了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交规已于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交规在驾照申领、考试内容、换证以及交通处罚和扣分方面都有诸多变化。这体现了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 目的和归宿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②③
15.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因为他们使这些地方失去了森林,也失去了积聚和贮存水分的中心。恩格斯这段话说明
①联系具有多样性,既要看到事物的眼前联系,也要重视长远联系
②规律是客观的,要按规律办事
③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6.历史上,海南 曾因地处边陲而 被视为化外之地而在明代,海南因航海和卫戍的需要而受到重视,被称为南溟奇甸。改革开放以后,海南地位空前提高。在国家发展战略布局下,海南成为全国最大经济特区,海南人民努力把海南建设成生态示范省、国际旅游岛。海南的发展历史揭示的哲学道理是
①部分制约整体,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②部分的功能之和构成了整体功能,部分的发展就是整体的发展
③整体统率部分,部分的发展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④只有在统筹全局的前提下发展好局部,才能实现整体目标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7.右侧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要坚持整体和部分的统一
C.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任何事物都有优点和缺点
18.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
共和国,民主共和是中国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恢复帝制。做了83天皇帝后,在一
片讨伐声中被迫取消帝制。中国民主共和的发展道路中出现袁世凯复辟,表明
A.民主共和不符合客观规律和时代潮流
B.新事物的力量总是弱小的
C.旧事物的力量总是强大的
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和曲折的过程
19.1G手机只能进行语音通话;2G手机增加了短信、WAP上网等功能;3G手机又增添了网页浏览、视频电话等功能。这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向前的 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产生的
③新事物否定旧事物 ④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
20.法布尔在《昆虫记》的《蝉》中写道: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通过法布尔对蝉的生活的描绘,我们可以体会到
A.任何事物的前途都是光明的B.旧事物灭亡的速度是很快的
C.事物发展道路的曲折性D.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
21.生活中与自己联系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亲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发生矛盾最多的人,这是因为
A.矛盾的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B.矛盾双方既对 立又统一
C.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D.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22.某先生病了,家人给他买来香蕉、苹果,他却说,医生让他吃水果,不是吃这些。从哲学上看,该先生不懂得
A.矛盾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B.特殊性总包含普遍性
C.特殊 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D.普遍性总包含特殊性
23.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B.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对立统一观点
24.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所有资本主义国家共有的东西,对于资本主义来说,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资本主义的这种矛盾,对一般阶级社会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来说,这是矛盾的特殊性,这告诉我们
A.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B.特殊性总包含普遍性
C.普遍性包含特殊性 D.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25.牵牛要牵牛鼻子,强调的是
A.一点论 B.均衡论 C. 重点论 D.诡辩论
26.人啊,年轻时期要浓烈些,中年时期要淡定些,老年时期要厚重些。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特点 ②同一矛盾的双方各具特点
③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不同 ④事物是永恒变化发展的
A.①③B.③④C.②③ D.②④
2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本来不易表现的愁思,在古代诗人的笔下却被描写得形态万千。这体现了
①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③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④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矛盾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8.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与此蕴含哲理一致的是
①画龙点睛
②蔷薇花总是有刺
③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
④当你嘲笑别人的时候,其实在你内心深处也在嘲笑自己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9.辽沈战役中毛泽东全面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后认为,虽然攻打锦州比攻打长春、沈阳要困难得多,但先攻占锦州是夺取这一战役胜利的关键。因为锦州是通向关内的咽喉,是东北敌人撤回关内的唯一陆上通道。辽沈战役的胜利证明这一战略决策是完全正确的。之所以胜利,主要是因为他做到了
A.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B.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C.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D.坚持两点论
30.以下看法中符合辩证否定观的是
A.抛弃一切 B.把虫子踩死、大风摧折了庄稼
C.肯定一切 D.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判断题:阅读下列各题,判断正确与错误,并在答题卡上对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10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1.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
32.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33.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34.任意两个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35.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36.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37.真理都是具体的,是客观与主观、实践与理论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8.关键部分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
39.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40.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三、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在答题卡上简要回答问题。(本部分共2题,第41题8分,第42题10分,共18分)
41.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理论学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奋国人信心,激发国人潜能。中国梦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需要我们求真务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1)结合材料,说明中国梦的实现是发挥意识作用的过程。(4分)
(2)结合材料,运用实践的特点的知识,对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进行分析。(4分)
42.材料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各领域改革和党的建设改革六位一体、相互交融。其中,经济 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材料二: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推进,党中央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定位也在发生变化:党的十五大提出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十六大提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十七大提出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最近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请说说材料一是如何贯彻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的。(4分)
(2)运用认识论的知识,说明党中央为什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和政府的关系做出不同的定位。(6分)
四、探究题:请你进入下列情景中,参与问题的探究与分析,并将你的观点写在答题卡上。(本部分1题,12分)
43.尽管上海世博会早已过去,但由此引发的人们对城市生活的关注丝毫没有降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欣赏一部城市变奏曲。
【追星变奏曲】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明星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推销自己,有不少明星几乎一夜串红,成为城市中学生崇拜、羡慕的偶像。如今城市中学生中,追星早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追星更对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等诸方面造成巨大的影响,有的变得更注意自己的行为修养、做一个绅士或淑女般的人;有的浑身充满铜臭味,变得势利、自私。针对这一现象,某校高二(12)班同学利用课余时间,以理智追星,快乐成长为题展开 探究学习。
(1)假如你是该班学生,请结合上述材料说明确立理智追星,快乐成长这一课题的唯物论和辩证法依据。(4分)
【城长变奏曲】
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如今农二代固守城市就是追求城市的快乐生活。然而,当我们的城市正变得更发达、更多彩时,交通难成为城市癌症、污染严重等等诸多城长烦恼也在困扰着我们。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相关知识回答: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城市生活的痛与快。(4分)
【低碳变奏曲】
如今,良好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当代城市人的渴望!低碳,也成为城市人流行的热词。今天,你低碳了吗?每个城市人都应该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3)结合材料,请你草拟一份低碳生活倡议书(列出两点提纲),并写出相应的哲学依据。(4分)
高二政治(必修)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BABC 6-10 DABDA 11-15 CACAD 16-20 DBDAC
21-25 CABDC 26-30 BBACD
二、判断题
31-35 BBBBA 36-40 ABABA
三、简答题
41.(1)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理论学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2分)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振奋国人信心,激发国人潜能。(2分)
(2)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现中国梦需要我们求真务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②实践具有能动性。实现中国梦需要坚持马克思理论学说,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现中国梦是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每点2分,答出其中两点得4分)
42.(1)①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2分)②深化改革,既要把握住经济体制改革这一主要矛盾,也不能忽视政治、文化、生态领域和党的建设的改革这些次要矛盾;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关系。在经济体制改革中,把握住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2分)
(2)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党中央对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2分)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③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要在实践中不断追求真理。(2分)
四、探究题
43.(1)①这一课题针对城市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追星这一普遍现象进行探究,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②这一课题看到了追星对中学生的影响很大,看到理智追星与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体现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2分)
(2)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因此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看待事物,反对片面的观点看问题。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城市的让生活更美好,另一方面要看到城长带来的种种困扰。(2分)②矛盾是普遍的,要求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分析矛盾,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我们要敢于面对城市的痛与快无时无处不存在,正确分析并创造条件去解决它,从而推动城市发展。(2分)
(3)①要树立节约意识、低碳意识等。 依据:意识具有能动作用,对我们改造世界有指导作用,因此我们要树立正确意识。(2分)②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一点一滴节约。依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2分)(其它言之有理均可给分,但措施与哲理对应不准确的不给分,本小题总分 不超过4分。)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二上学期中政治试卷,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情绪——奇妙的“窗口”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十五课第一框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品味生活
初三政治说课稿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走进中学》说课稿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