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的开展是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二十一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小编准备了高考政治主观题集中训练,希望你喜欢。
1.(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5年10月21日,X市居民生活用气阶梯价格听证会举行。本次听证会共设听证参加人席位25个,全部委托市消费者协会、市人大、市政协以及有关单位推荐产生;同时设旁听席位10个、新闻媒体席位20个,公民和媒体可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参加。
(1)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如此安排听证会席位的依据。(12分)
材料二:2015年7月29日,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表示,对于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要全面推进预算公开,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行中期财政
规划管理,改革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积极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建设。
材料三:过去的一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政策”协调性进一步提升,推动我国经济在调结构的道路上稳健前行。2014年,中国的财政赤字规模为1.35万亿元。2015年中国财政赤字规模增加2700亿元,达到1.62万亿元,扩增幅度和赤字率均比去年有所扩大,凸显复杂财政经济形势下,中国政府寄希望于更有力度的积极财政政策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加快推动转方式调结构。
(2)结合材料二、材料三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加快推动我国经济转方式调结构。(14分)
2.(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
材料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过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方言所体现的地方特色是普通话无法比拟的,汉语的各种方言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现形式,也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特定族群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的标志性元素之一,是人类珍贵的无形遗产;当一种语言消失后,与之对应的整个文明也会消失。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由于人口大量流动,城市语言和方言的生态环境也发生急剧变化:一是普通话的生存环境大为改善,普通话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学习和使用的语言;二是方言的使用场域日渐萎缩,使用能力也日渐衰微。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另一种意见是“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
材料二:推广普通话是我国宪法所规定的,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A校为有力促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学生在课堂发言、自习等学习场合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学习用语。学校各类文体活动和校园广播必须使用普通话,使普通话成为宣传广播用语,在校园形成浓厚的语言文字规范使用的氛围。
(1)针对材料一中的两种意见,你赞成哪种观点?请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明理由。(12分)
(2)结合材料一中的两种分歧,请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你的认识。(10分)
(3)根据材料二,请指出A校所作规定体现的两种矛盾分析方法。(4分)
参考答案
1.(26分)
(1)(12分)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由人民选举,对人民负责,同时有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的义务(3分);政协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具有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政协委员有权参与社会听证会(3分);消费者协会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民间组织,可以体现消费者意志(3分);设旁听席和媒体席增加了听证会的公开性,透明性,能更大程度的使决策更加民主和科学(3分)。
(2)(14分)①适当增加财政赤字,增强政府科学宏观调控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4分)②落实好支持欠发达地区发展的财政政策,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地区协调发展。(3分)③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减轻企业和个人税负,调动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活力,拉动国内消费需求。(4分)④大力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尽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引擎。(3分)
2.(26分)(1)(12分)推广普通话,贬抑方言:(1分)①语言和文字是文化传播的媒介,方言不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4分)②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方言具有浓郁的地域性和差异性。这种差异阻碍人们之间的交际、沟通和了解。( 3分)③推广普通话有利于促进经济繁荣、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增强我国民族凝聚力和国际社会的影响力。(4分)
反对过分推广普通话,大力提倡保卫方言:(1分)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方言有利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4分)②方言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有利于表达民族情感、增强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4分)③方言是普通话健康发展的资源和保障,使用方言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丰富和发展(3分)
(2)(10分)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受到的教育等不同,所以对使用普通话或者保护方言的态度不同。(2分)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或“价值判断影响价值选择”)。人们对普通话或者方言的不同态度正是基于不同的价值判断做出的选择。(3分)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差异性。对于使用普通话或者保护方言的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看法。(2分)④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应该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推广使用普通话或者提倡保护方言应该做出既符合语言发展规律,又合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选择。(3分)
(3)(4分)①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正确解决矛盾。(2分)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
高考政治主观题集中训练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2016中考政治考前必做试题练习
2015-2016七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试题(粤教版)
精选初二上册政治期中考试知识点:我知我家
中考政治考点;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
秋季学期七年级政治期中试卷(15—16年)
2015-2016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政治期中试题(附答案)
2016中考政治考前必做模拟试题
中考政治试卷参考(含答案)
2016年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考试卷(带答案)
2015学年初一年级秋季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2016年初中政治学业水平抽测试题(含答案)
2015年初二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
2016年中考政治备考模拟试题
2015-2016初二上册政治第三单元同步练习:网络交往新空间
2016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
初一上册政治第7课期中复习要点:做自尊自信的人
《礼貌显魅力》期中复习要点整理:八年级上册政治
2015年初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卷(有答案)
《知识让人生更亮丽》期中复习知识点:初一上册政治
2015-2016年秋期八年级政治上册期中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考试要点整理:不一样的环境不一样的我
2015必备初二上册政治《两代人的对话》期中考试知识点
2016学年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期中试卷(鲁教版)
2015-2016初一年级政治期中试卷(苏教版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政治期中复习知识点:师友结伴同行
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期中检测试题
最新初二上册政治期中复习整理:做友好往来的使者
初一上册政治《宝剑锋从磨砺出》知识点:期中考试
《走自立自强之路》知识点总结:初一上册政治期中考试
2015年初一上学期政治期中试卷(参考)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