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哲理探索,都应起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一个有所迷惑与惊异的人,每每惭愧自己的愚昧与无知;探索哲理的目的就是为 脱出愚蠢。这句话意在说明 ( )
①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②哲学的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产生的;③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④人们创造哲学最终是为 了满足人们的好奇心;
A.①③ B.②③ ①④ D.②④
2.下列有关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又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②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③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并为 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一般方法;④任何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A.①② B.①④ ③④ D.②③
3.无中生有、指鹿为 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共同体现的观点是 (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主义的观点
4.在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晴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特(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的是(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
5.下列四组成语中,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是( )
A.神来之笔和量力而行 B.海底捞月与斗转星移
按图索骥与因地制宜 D.沧海桑田和亘古不变
6.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观点,我国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观点。上述观点 ( )
A.属于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观点
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D.把物质等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
7.2010年举办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正确决策。这说明 ( )
A.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D.物质与意识的性质不同
8.下列观点与做法中属于唯心主义的有 ( )
①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②水是万物的始基;
③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④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特征的两行字:以往哲学只是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 )
A.阶级性 B.革命性 科学性 D.实践性
10.古希腊哲学家克拉底鲁认为 ,万物只是一种不可名状的旋风,瞬息万变。他拒绝给事物以名称,主张对客观事物 什么都不说。其错误在于 ( )
A.否认了事物的客观性 B.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D.割裂了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世界观的是( )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存在即被感知 D.想问题办事情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12.下列选项中与成语刻舟求剑包含相同哲学思想 ( )
A.万物都在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B.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
飞矢不动 D.拔苗助长
13.2009年春夏季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对外公布、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朝鲜核问题、山寨等词入选。从哲学上看,这些入选的流行语说明了( )
A.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 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D.意识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促进作用
14.据报道,美国加州大学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能控制光线运行方向的材料,这项重大突破使长期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隐形衣梦想有可能变为 现实。这启示我们( )
①意识不仅能反映现存事物,而且能精确预测未来;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③科学幻想向现实的转化离不开实践活动;④只要发挥意识活动的创造性就能将科学幻想变为 现实;
A.①② B.③④ ①④ D.②③
15.山寨春晚,无疑是2009年初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社会各界对它的评说也褒贬不一。有人认为 这是赤裸裸的侵权行为 ,也有人为 其贴上草根创新、群众智慧的标签。这表明( )
A.事物变化是有条件的 B.认识是有差异的
事物是发展的 D.认识是客观的
16.自2008年3月1日起,我国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由每月1600元提高至每月2000元。这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既体现重点照顾中低收入者,也统筹兼顾财政承受能力。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体现了( )
①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适度原则;
③用全面联系的观点看问题;④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A.①②③ B.①②④ ①③④ D.②③④
17.《半月谈》载文指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分二个阶段进行: 2011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循环经济特征的经济社会体系和管理体系;20212050年实现人、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循环型社会。循环经济的总体战略目标的提出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奋斗目标。这表明( )
A.变革社会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 D.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18.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 现实。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发展的动力; ②认识能力的提高是实践成功的首要因素;
③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④正确的认识是实践成功的决定因素;
A.①② B.②③ ①③ D.①④
19.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72小时的气象预报可以和25年前36小时的气象预报一样可靠。但由于受天气状况原始数据、计算手段、分析能力等条件的限制,气象预报难以避免误差。在这个意义上,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气象预报仍然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此论断给我们的启示是,自然现象的无限复杂性决定了( )
①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②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谬误的成分;
③人的真理性认识具有相对性; ④人的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A.①② B.②③ ①③ D.③④
20.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够实现。这种说法( )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2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本在于城乡统筹发展。城乡统筹发展所依据的哲学原理是( )
A.一事物总是和其他事物无条件地联系着的
B.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又是可以根据人们的意志创造的
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D.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2.一面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这首古诗所蕴含的哲理主要是( )
A.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 B.运动和静止是辩证统一的
联系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D.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23.为 了方便藏羚羊等野生动物自由迁移,青藏铁路的多处路段都采用了架桥的设计,修建了野生动物的专用通道,并在施工中尽量保持青藏高原的原生态地貌。这些措施( )
①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追求;②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③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④说明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A.①②③ B.①③④ ①②④ D.②③④
24.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科学执政的哲学依据是:( )
A.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执政为 民
B.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要按规律办事,坚持实事求是
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D.坚持依法治国,不断推进国家各项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
25.嫦娥一号在太空刹车必须按照预定的时间、速度抵达预定的近月点,然后实施准确的制动控制,否则卫星将会与月球擦肩而过,或者撞上月球,或者增加后续轨道调整的难度。这体现了( )
①事物的联系是有条件的;②坚持适度原则,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
③客观规律发生作用需要一定的条件;④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①③④ D.②③④
26.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到,有昆仑山肪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萨拉。然而,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依靠智慧和勇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和生态脆弱三大世界难题,创造了天堑变通途的人间奇迹。青藏铁路的建成表明( )
A.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自身 B.实践活动不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发挥主观动能性可以创造一切奇迹 D.人类已经全面把握自然规律
27.英国哲学家休谟认为 :一切外部的事物都不过是人们的一些主观感觉和印象。因此,人们在认识中只能和感觉发生关系,不能超出感觉之外。在感觉之外有什么东西,人们无法知道。我们之外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也是不知道的。休谟的上述观点属于( )
A.客观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可知论 D.不可知论
28.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句话( )
A.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B.承认了真理是有条件和具体的
认为 事物是不可知的 D.承认了真理是绝对的
29.从哲学上分析,对得中原者得天下的正确理解是( )
A.得到中原就可以永远得到天下
B.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会对整体产生决定性影响
没有注意到整体或系统处于统帅地位
D.把握住部分就能搞好整体
30.x藏作为 西部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x藏的广大干部群众要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抓住机遇的哲学理论根据是( )
A.有量变的发生,必有质变的结果
B.只有把量变控制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质变来实现的
D.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必须先从量变开始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
31.2009年9月18日结束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十七大以来,我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万众一心,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全力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力度,取得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明显成效。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并最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重大决议。
⑴运用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结合材料说明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议的必要性。(8分)
⑵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相关决议是在系统回顾总结了十七大以来,我党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决议形成的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基础的?(8分)
32.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工程,形成中国特色的载人航天的时代精神,依靠的是我国广大航天人发扬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一到神七的研制。
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12分)
33.(12分)材料一:由于几十年来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87亿吨地表水随之流失,湿地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的34000平方公里,减少到目前的4490平方公里。
材料二:2008年10月28日,神舟七号安全回家。中国航天员顺利实现太空行走,在2009年至2012年,我国还将发射目标飞行器,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为 未来建立永久太空站打下基础。
请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说明上述材料是如何体现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12分)
高二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
答案ADAADDCCDCDCBDB
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ACCDDDDCBBADBBC
31、.⑴ ①物质决定意识,它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2分)我们要解决好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需要在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的具体实际基础上,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形成相关的决议以便更好的指导党的建设。(2分)。
②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重视意识的作用,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2分)要解决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重大问题,就必须要有正确的思想意识的指导。这一决议能够指导我们解决好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重大问题。(2分)
⑵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十七届四中全会的相关决议是在系统回顾总结十七大以来我国建设的明显成效的基础上形成的,这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总结我国十七大以来我国建设的明显成效是进一步深化党的建设的需要,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
32、①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完成了从神到神七的研制, (2分)体现了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并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2分)
②材料中我国广大航天人在基础较弱、技术积累较少的情况下,奋力拼搏、集智攻关,迎难而上,攻克一个个尖端课题,突破一项项关键技术, (2分)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我们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2分)
③材料中根据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务规划,我国将在2010年至2015年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天宫二号、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 (2分)体现出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2分)(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33、(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3分)材料一中由于大规模开发北大荒,致使黑龙江平原生态环境恶化就体现了这一点。(3分)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 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3分)材料二中神七回家、实现太空行走以及即将实现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都体现了这一点。(3分)
第四册青少年要有公民意识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教学设计(一)
情绪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五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挫折孕育着成功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一册融入新集体
公民依法享有批评、建议权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团结
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
基本路线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政治课教学迫切需要培养学生学习迁移能力
第三框题 唱响自信之歌
第五册科教兴国战略
初二《思想政治》各课主要知识点
公民合法财产所有权的所有权受法律保护
浅谈启发式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于成长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婚姻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
做情绪的主人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五课第三框题 自我新形象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二课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
第一课 第三框 封建社会的兴盛和衰亡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九课 第二框题 防范侵害 保护自己
第四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十课 第一框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初三试题
初三政治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