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大家一定要在平时的练习中不断积累,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三政治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希望同学们牢牢掌握,不断取得进步!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选项,把答案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人与人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下列举措有助于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的有:( )
①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③先富带后富,共同奔小康
④实现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下列材料反映党和政府致力于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有:( )
①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②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③完善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④免除部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学生的寄宿生生活费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条件。但当前我国社会中还存在许多不和谐的因素,请你判断下列哪项属于不和谐因素:( )
A.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人从我做起
B.为办好2008年北京奥运会,北京市民争当奥运志愿者
C.zd分子在藏族地区搞打砸抢破坏活动
D.中日青少年举行友好交流活动
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据此回答4-6题
4.漫画《生活的变迁》最根本的原因,归结起来就是( )
A.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B.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坚持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
D.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5.根据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力争实现的是:( )
A.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B.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
C.工业、农业、科技、国防现代化 D.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6.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应该做到:()
①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②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③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
④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7.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邓小平讲的这段话说明:()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大力倡导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B.艰苦创业是某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 C.艰苦奋斗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D.艰苦奋斗精神在各行 各业发扬光大
8.从时间顺序上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全面小康温饱基本实现现代化 B.温饱基本实现现代化全面小康
C.温饱全面小康基本实现现代化 D.基本实现现代化温饱全面小康
9. 对我国来说,要实现民族复兴,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机遇期是指:()
A.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B.二十一世纪头20年
C.本世纪中叶 D.本世纪初
10.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2008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两亿五千多万减少到一千多万,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领域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这说明:()
A.我国正将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变为现实 B.中国已经进入发达国家行列
C.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我国已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11.实现民族复兴,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进入:()
A.同等富裕的社会主义国家 B.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国家
C.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政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12.德国诗人歌德于1814年5月8日给叔本华写的题词: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添价值。这其中的哲理是:( )
A.对社会的贡献和向社会索取是没有区别的
B.对社会的贡献和向社会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
C.社会索取在先,对社会贡献在后
D.对社会的贡献和向社会索取两个方面是没有矛盾的
13.曾是共和国伐木功臣的马永顺,面对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情况,以七十多岁的高龄上山植树,决心不让红松的故乡失去诗情画意。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在小兴安岭造就了一片片郁郁葱葱的永顺林,成为造林英雄。他的行为表明:()
A.为了生存和发展,人必须满足自己的需要 B.人只 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
C.人生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 D.他计较个人得失
14.雷锋同志有一句名言: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这句话体现了:( )
A.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他人 B.自己活得好,别人才能活得好
C.只有在服务社会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D.人生只有社会价值而没有自我价值
15.1947年刚刚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的梁思成应邀在美国讲学,美国的朋友劝他不要回去,最好举家迁美。 在日记里,梁思成动情地写道:愿能携家久居是邦,奈不舍破国山河何!梁思成的话启示我们:()
A.美国并不是人间天堂 B.在各种诱惑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C.故土难离是人的本性 D.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报效祖国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16.1958年,邓 稼先在深夜里对妻子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接受了重要任务。它关系到民族的未来。做成了这件事,我的一生就很有意义。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之后,他消失了28年。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邓稼先的事迹说明:()
A.个人理想只有符合国家和民族需要才能变成现实 B.个人要有成名成家的思想
C.个人理想的实现只是与个人奋斗有关 D.理想的实现具有偶然性
17.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的这一劝导告诉我们,通向理想的道路只有一条,那就是:( )
A.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B.锻炼身体、修炼精神
C.立足自身、不断变化 D.寻找机遇、不断追求
18.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是每个公民不容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承担责任,就要做到:( )
①关注社会,了解社会 ② 努力学习,提高素质 ③积极实践,奉献社会 ④闭门读书,考上理想大学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许振超,只有初中文化,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最终成为桥吊专家,带领他的团队两次创造了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作为当代产业工人的杰出代表,许振超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赞扬。
19.许振超的成才之路表明:()
A.要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就要提高自身素质,踏实努力 B.成功的路不只一条
C.成功主要靠机遇 D.当代产业工人都要成为技术专家
20.生活充满选择。每个初中毕业生都将面临升学与就业的抉择。对此,我们正确的思考应该是:( )
A.考高中、上大学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B.随遇而安,能考上高一级学校就上学,考不上就去找工作
C.树立正确思想,做好继续升学或毕业后就业的两手准备
D.只要生活安逸、 经济富裕,其他问题都可以不管
21.每个人的人生都会做出各种各 样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会给自己带来不同的后果与责任。面对人生重要的选择,我们应该: ()
①要充分搜集各种信息,学会选择辨别 ②考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③考虑自己人生目标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④要根据情况变化,适当调整自己的人生目标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中学生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感受到来自学习的各种压力是:()
A.正常的,需要我们理智地从容应对 B.正常的,需要我们去想方设法地消除
C.不正常的,说明我们不够成熟 D.不正常的,学习生活中不应该有压力
23.鲶鱼效应一词的起源是:为防止长途贩运的沙丁鱼苗因窒息而大量死亡,人们在鱼槽中放入一条以鱼为主要食物的鲶鱼。为避开鲶鱼吞噬,所有的鱼苗都本能地快速游动,这样它们就能最大限度吸收 氧气,死亡率反而大大降低。这启示我们:( )
A.学习压力总给人带来积极影响 B.学习压力总给人带来消极影响
C.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我们的干劲和潜能D我们可以自觉加大压力,来增强学习动力
24.十五计划描绘宏伟的蓝图: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届时,华北人民可以喝上长江水,上海市民可以烧上x疆气,广州企业用上四川的电,江南百姓乘火车直奔日光城。但是要把蓝图变为现实,需要:( )
①青少年肩负起历史的重任 ②把理想变为具体行动 ③青少年都成为科技工作者
④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5.要实现我们的人生理想,就要不断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能力,而现代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包括:( )
①.创造能力②.合作能力③.学习能力④.竞争能力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问答题: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问题的决定》。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仍在呼吸着被污染空气的人们无从谈和谐。
《人民日报》载文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1)据你观察:社会中还有哪些不和谐现象?(请例举3点)
(2)请你试着描述一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
(3)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三、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自2007年起,我国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使农村孩子上得起学。
材料二: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南京市将于2007年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扶持农民建立个人养老金帐户;推进以低保为重点的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失地农民的基 本生活保障工作。
(1)上述材料如何体现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2)举例说明为构建和谐社会党和政府还做了哪些工作?
四、探究题
1.阅读材料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材料一:从衣食穿着到GDP增长,从家庭汽车到国力崛起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各方人士在各种场合,以自己的方式和眼光描述着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巨大变化。不可思议、中国奇迹、 历史性变化等成为使用最为频繁的词语。
材料二: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今后要继续努力奋斗,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 材料一、二共同说明了什么?
(2)如果我们抓住了本世纪头20年的战略机遇,到2020年我国建成一个怎样的社会?
2.人生面临着很多选择。如:
小王同学说:我想报考重点高中,可我家经济条件比较困难,父母要我上技校。
小张同学说:我成绩不太理想,想报考职业学校,可父母说读这种学校没出息。
生活中像这类两难选择你一定经历过,请你谈谈当我们面临两难选择时,怎样才能作出最佳选
3.近年来,作为天之骄子的许多北大、清华毕业生,毅然放弃东部优越的就业环境,主动投身到西部大 开发的建设中,为改变西部地区贫困落后面貌奉献自己的青春和才智。
请问:青年人应该如何树立自己的理想?
现在是不是感觉查字典政治网初中频道为大家准备的初三政治上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
新课程教学中值得商榷的几个问题
科教兴国战略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创新素质培养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二)
发展真挚的友谊 教学设计
第八课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努力促进全国各族人民和睦团结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人口问题
身边的诱惑
哲学常识与十六大报告的结合点例选
第八课 第一框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新课标下政治教学在山区的艰苦探索
新同学新学校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良好性格 利于成功 重难点分析
第一册学习习惯与学习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教学设计(一)
男女生交往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
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 教学设计(二)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科教兴国战略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中学政治课堂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哪里?
第三册挫折孕育着成功
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创建新集体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一)
第一课时 丰富多样的情绪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七课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