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方便广大考生高考复习,查字典政治网整理了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专题练习:求索真理的历程,希望能助各位考生一臂之力。
1.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成功缘于实干,祸患始于空谈。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以苦干续写中国辉煌,用实干托起中国梦想。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A.正确的意识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B.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C.真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2.(2014唐山一模)对俄罗斯某地区发生陨石坠落事件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小行星撞击地球的前兆;天文学家表示,此事件与飞临地球的小行星无关。还有人认为,这是美国测试新式武器的结果。这说明()
①人们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②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即真理有多个
③对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必然经历主观臆造的过程
④对陨石坠落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3.我国的反腐败战略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十五大前的标本兼治、侧重遏制,到十五大后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再到十八大的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这说明()
①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②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猪肉菱角若共食,肚子疼痛不好受;牛肉栗子一起吃,食后就会发呕吐。这些流传甚广的民间谚语说的是我国的食物相克之道,被一些人奉若灵丹妙药时刻谨记在心。专家们随机选取了130名健康的志愿人员,针对民间流传最广的相克食物进行了实验。按照家常方法进行烹饪,在志愿人员食用这些相克食品一周后观察他们的尿液、大便、血压、精神、体温等反应,结果一切正常。这表明()
①正确的认识是推动实践发展的动力 ②获得直接经验比学习间接经验更重要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活动制约着人们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4洛阳高三统一考试)2013年4月10日,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联合发布: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将克服电脑的发热和能量耗散问题。在未来研制出极低能耗电子器件,超级计算机可瘦身成平板电脑大小。这说明 ()
A.实践具有物质性和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B.实践的需要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C.实践是探索世界规律与奥秘的科学实验活动
D.只有实践才是连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
6.(2014济宁二模)由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能够帮助人们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从而解决电子元件发热、运行速度变慢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带来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杨振宁称其为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7.下图的漫画(作者:郑辛遥)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要注重把握事物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B.解决问题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C.改变不利的外部条件首先必须改变自己
D.分析和解决问题应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
8.2013年7月3日,作家余华毁誉参半的长篇小说《第七天》作品研讨会上,首度开腔回应读者对他新书的吐槽:我说《第七天》语言肯定没人骂了,但是一样有人骂,说语言苍白、枯燥无味、白开水一样。这个小说的语言我非常讲究,修改了一遍又一遍,尤其到一校、二校的时候,改动的全是语言。由此可以看出()
①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④对一个对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9.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收入分配公平问题,在领导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党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否定按劳分配,片面强调公平,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再到把提高效率同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结合起来的演变过程。这表明()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B.真理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对象的真理性认识不止一个
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10.(2014佛山二模)要讲准真理,但最好歪着讲。下列与此所包含哲理相通的是()
①追求真理往往要经历从错误认识到正确认识的多次反复 ②传播真理要善于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③追求真理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④传播真理要敢于突破已有观念,寻找新思路、开拓新境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11.(2014北京东城区联考)是否自主招生一直是我国教育界争论的焦点,专家、教师、家长等各持己见,莫衷一是。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①不同认识主体对同一事物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②真理总是在发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③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 ④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2014江西新余二模)中国科学院3月25日发布消息说,该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一个科研团队首次完成了小麦A基因组的测序和草图绘制。几乎所有的特征都已经被发现,但是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则需要进行真正的努力,从而用一种不同的方法测量这一基因组。这表明()
①在实践的基础上人们能把握事物的终极真理 ②人们对真理的探索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③人的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存在 ④真理是一个由不正确到正确的逐渐发展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2014安徽省级示范高中联考)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造文化强省,促进中部地区战略崛起,合肥市某校高三(6)班开设了文化强省论坛,论坛中呈现的以下话题引发了同学们热议,请您参与探究。
雷锋精神 永放光芒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实施意见》皖办发[2012]14号,对学雷锋活动进行部署。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学雷锋活动的部署要求,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开展以学雷锋活动为重点的道德实践活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省委宣传部等单位决定以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组织开展新一届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 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关知识,分析引导广大青少年积极开展以学雷锋活动为重点的道德实践活动的合理性。
14.(20分)(2014安徽名校联盟第一次联考)中共十八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把科学发展观、改革开放、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使修改后的党章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分析十八大修改党章蕴含的哲理。
1.选B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强调了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性,答案为B;A强调意识的指导作用,C强调真理的特征,D强调社会实践的特点,均与题意不符。
2.选B 此题考查真理的认识过程。不论正确与否,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所以①④正确;②表述错误,认识可有多个,但真理只有一个。③观点错误。
3.选C 我国反腐败战略经历的三个阶段体现了人的认识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③当选,答案为C;①④不为材料所反映。
4.选D 材料中心在于实验证明了民间谚语的错误,答案为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①错误;获得认识的途径无更重要之分,②错误。
5.选B 题中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为克服电脑的发热和能量耗散问题,经过联合技术攻关,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表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科学实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A、D两项不符合题意的主旨,故不能入选;C项缩小了实践活动的外延,亦不能入选;B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因此,答案是B项。
6.选A 科研人员首次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科研人员获得的认识,这一发现能够帮助人们发展新产品,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说明了人们获得认识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体现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A正确;B侧重于用实践去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与题意不符;C题目中的发现是认识,还不能称之为真理,选项与题意不符;D侧重于获得认识的过程复杂,与题意不符。
7.选A 漫画中不给予别人,自己也无法得到体现的是对立统一观点,A项符合题意。B、C、D都不符合题意。
8.选C 材料旨在强调对同一部小说存在的不同看法,这表明认识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映象,对同一对象可以产生不同的认识,答案为C;正确的意识或真理是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错误;③与材料中心不符。
9.选B 本题考查真理的相关知识。党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认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符合题意;真理和谬误是矛盾双方,相对立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A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而言,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C观点错误;真理和谬误的界限不容混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D观点错误。
10.选B 真理和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没有真理,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战胜谬误的过程也就是发展自己的过程。因此,可以通过与谬误进行比较去讲准真理,传播真理。同时,真理是具体的,总是适用于一定的条件和一定的范围。如果条件发生了变化或者超出了特定的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这要求我们在追求真理时要把握联系的多样性,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②③符合题意,选B。①说法错误,真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的多次反复。④观点正确,但不符合题目主旨,不选。
11.选D 本题考查认识的过程。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事物本身的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①总是不同表述错误,②是否自主招生是认识,上升不到真理的高度。
12.选D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故①中终极真理说法错误,不能入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故④的说法错误,不能入选;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13.(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广大青少年只有投身学习雷锋的道德实践才能真正体会雷锋精神的内涵。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在道德实践中雷锋精神会不断得到发展与丰富。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广大青少年通过亲身实践才能体会雷锋精神是不会过时的,并认同弘扬雷锋精神。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让雷锋精神走进我们的生活,指导我们的具体实践。(每点5分)
14.(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归宿。党章修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对党章的完善和发展。(7分)
(2)真理是有条件的具体的,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要求我们不断发展真理、完善真理。党的十八大对党章的修改体现了这一哲理。(7分)
(3)党章的修改表明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6分)
2016年高考第一轮复习政治专题练习:求索真理的历程已经呈现在各位同学面前,望各位同学能够努力奋斗,更多精彩尽在查字典政治网高考频道!
2015七年级思品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七年级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卷2015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试卷2015
初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015
湖北宜城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题2015
2015七年级下学期思品模拟试卷
初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题2015
石家庄市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201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2015
2015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2015
天门市初一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考试题2015
2015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期末试卷
2015七年级下学期政治联考试卷
七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015
2015宝坻区王卜庄镇初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政治期末试卷(带答案)
初一下册期末考试政治试题2015
2015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卷
周口市川汇区初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题2015
初一年级下册政治期末检测题精选
2015七年级下学期思想品德期末模拟试题
2015七年级思想品德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2015七年级下册思品期末模拟试题
七年级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质量检测题精选
2015七年级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题
初一政治下册期末模拟试题2015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期末考试题2015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末系统训练试题2015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