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备考之我见 明年政治高考总体上会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全面考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觉悟和能力,并将进一步贯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精神,把试题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为此,笔者认为,考生拟在以下三方面认真准备:
一、时事政治
国内方面:1、十六大的主题及重要内容。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4、明年全国人大主要内容。5、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0周年。6、批陈水扁的“一边一国”的“台独”谬论。7、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8、三峡工程建设及中西部开发。9、上海改革开放的重大成绩。国际方面:1、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2、联合国将“东突”列入恐怖组织名单。3、联大安理会对伊拉克问题新决议。4、俄罗斯解决人质危机。5、巴以冲突。6、巴厘岛爆炸案。7、北约东扩问题。8、我国外交活动。9、中美、中俄关系。同时,请特别关注《半月谈》刊登的2002年国际国内十大要闻。
二、政治常识重点1、结合十六大,突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我国的国体、政体及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等关系。3、加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4、突出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三个文明建设(即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5、我国的宗教政策和民族政策。6、维护我国的主权和统一。7、当代国际关系变化的基本特点(结合国际形势和我国外交政策)。8、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在当今世界的体现。
三、经济常识方面拟以十六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主要内容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密结合教材主要内容:1、以扩大内需为侧重点的生产与消费相互关系。2、结合十六大,高度重视我国的所有制(关注非公有制的地位和作用)和分配制度(关注其他分配原则和方式)。3、商品经济理论(包括劳动二重性和价值规律、金融意识)。4、结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度重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培养纳税意识。5、结合改革开放,重视市场经济、国企改革与宏观调控的关系。结合我国一年多来的新情况,高度重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主要形式和原则。
时政热点:谨防畸形政绩观架空“扶贫政绩”
时政热点: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时政热点:建大数据政府,从信息互联开始
时政热点:审批时间缩短质量不能缩水
时政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理论有哪些新拓展?
时政热点:“零查处”不是纪检好成绩
时政热点:“干部违规办宴70桌”实乃权力在请客
时政热点:监管者“刻意失明”,还要损公肥私到几时?
时政热点:为天津市长“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点赞
时政热点:对官员坠亡不能一味“扔石头”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要以“三严”突破“人情关”
时政热点:干部“禁赌承诺书”还需有下文
时政热点:党员当有君子之风
时政热点:“改革容误”更要“决策避误”
时政热点:从十五句箴言看习近平如何抓干部队伍建设
时政热点:“官之至难者,令也”
时政热点:用好巡视这把“制度利器”
时政热点:用制度创新锻造更锐利的巡视“利剑”
时政热点:干部“耍年休”莫让作风跟着放大假
时政热点:追责环境污染,“党政同责”切中要害
时政热点:在基层当好学习型“工兵”
时政热点:安监总局父子同被调查警示谁?
时政热点:对逃脱监管者的“背景”就该深挖
时政热点:严查基层干部“家产家事”也是源头治理
时政热点:发挥巡视监督作用 助力全面从严治党
时政热点:违规宴请切莫裹挟着贪腐异味
时政热点:官员打架,折损的是政府形象
时政热点:引导休假潮流政府责无旁贷
时政热点:被查官员对抗组织审查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时政热点:官员对巡视组拍桌子说狠话添反腐笑料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