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政治名师指点的内容。
构建体系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的积垫,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课本内容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因而相对于时政热点、社会热点,课本内容确实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开卷考试所选取的材料又多为时政热点和社会热点,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学习时政热点,抓住社会热点就行了,不需要学习教材,显然这是错误的。热点问题与教材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一方面,热点说明课本内容与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必须用课本内容与观点可以解释、剖析时政热点。中考试题的形式虽然求新、求活,求变,具有开放性,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无论内容多新、形式多活,题型多变,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知识的支点,这就是说“题在书外,理在书中”。因此,建议同学们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然后仔细阅读教材,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图表的对应位置,使知识大树枝叶丰满。这样,才能使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各年级知识之间、课与课之间、节与节之间、框与框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运用这些知识多角度思考问题、解答问题。
关注时政专题
中考政治是开卷考试,不管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模式都是“题干加问题”。“题干”多源于时政热点材料,所以,结合平时师生共同收集、整理的国内外重大事件,特别是与教材内容联系紧密的材料,以及与家乡建设紧密相连的材料。
近年来的“三农问题”、逐步取消农业税、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对重点贫困县学生实行“两免一补”、两会、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十一五规划、台湾问题等时政材料,与教材上社会主义本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国两制”等观点联系很紧,可多做这方面的习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角度设问,运用课本内容进行多角度的综合性认识,逐步提高思维的完整性、逻辑性、准确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开卷考试,不少教师、家长和学生存在着错误看法,一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容易,就是翻翻书,抄答案就行了,平时用不着花时间去学习政治,不少学生把原来阅读政治的时间用来学习其它学科;不少学校则对政治减少课时量,尽量少排课;其他学科的老师则经常从舆论上引导学生多学习其他中考课目,这种思想认识非常普遍。二是认为开卷考试题目很难、很活,答案在课本上又找不到,主要靠语文功底和临场发挥,时间花在政治上也是白搭,不如花在其他学科上。三认为开卷考试无需多花力气,平时做好笔记,临考时只需翻翻书和资料就行了,结果,每次考试单选题失分很多,影响总分成绩。
这些看法都是不可取的,开卷考试也需要记忆,教材上的基本观点、原理,有的需要重点记忆,有的需要理解。只有以记忆的知识作铺垫,答题才会得心应手。因此,一定要分清哪些知识只需理解,哪些知识必须记忆,平时做到有的放矢。
这篇中考政治名师指点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温家宝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俞正声当选全国政协主席
因涨价传闻多地民众抢购天然气
中国国防政策 有助地区和平
习近平:《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热播
李源潮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中国梦新起点
习近平正式当选为中国国家主席
2013年2月重要人事任免
居住证制度应尽快出台
习近平: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发展模式
张德江等任人大主席团常务主席
山西代表团继续审议各项报告
四化同步发展新策略
政协会场会风挺清新
中国严打侵害个人信息犯罪
人大代表共议政府工作报告
温家宝对政府工作提出四方面建议
死猪投江因付不起火葬费?
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俄罗斯
我国将重组国家海洋局
主席是虚职 总理行实权
习近平主席的首次出访
发泡塑料餐具解禁
猪粮比价跌破盈亏平衡点 养殖户现亏损
外交部官员:习近平了解非洲 也曾多次访非
台湾给驻大陆情报员加薪
安倍晋三向习近平发贺电 探讨双方会晤可能性
两会为“中国梦”护航
国务院机构改革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