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试题的突出特点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为此查字典政治网整理了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提高效率的秘方,请考生认真阅读。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整合基础知识
高中政治由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部分组成,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不同的部分,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于经济常识,考生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对于“农业”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可以从“是什么”(含义、分类),“为什么”(地位、作用、现状),“怎么办”(根本出路,我国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来加以整合。对于哲学常识,应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部分的知识体系来归纳总结。
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有效整合时事热点
政治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高考政治复习既要广泛关注社会热点,又不应陷入繁琐零碎的时事材料中,应该在比较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以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首先,应抓住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条主线,并深刻学习领会一年来党和国家一些重要会议的精神。其次,应将有内在联系的热点问题有效地整合成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热点专题。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加息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扩大消费需求等热点问题可以整合为“宏观调控”专题。再次,把基础知识与热点复习有效结合起来,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知识带热点;二是以专题热点带知识。
3、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考生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主观题下笔千言,却往往离题万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考生缺少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不能将所学知识与所考的题目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高考政治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从三个方面努力。
A、要提高审题能力。审题要仔细。先审设问:要注意设问的指向性要求,是发散思维还是集中思维,要注意设问的考查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再审材料:要抓住材料的主题和关键词,要读懂材料(包括数据、图表、漫画)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B、要合理构思与组织答案。要多层次、多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地思考和分析。要有效利用“三个点”:即教材点、材料点和时政点;要努力实现“三化”,即答案要点化、层次化、专业化(准确运用学科术语)。
C、要精选巧练、限时限量。考前练习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陷入题海战术。考生可把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系统地做一遍,也可以精选一些优秀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但都应注意练习后的总结和反思。在文综考试中,政治题一般放在最后,考生往往对时间掌控不好,出现前松后紧而影响成绩。为此,李老师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
盘点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提高效率的秘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希望考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时政热点:改革开放的丰功伟绩
时政热点:推动开放的大门持续扩大
2019年时政:1月12日国际篇
2019年时政:1月12日国内篇
从六次批示看习近平一抓到底工作作风
2019年1月9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时政热点:“咬定目标使劲干”
时政热点:信仰,信念,信心
时政热点:“满眼生机转化钧,天工人巧日争新。”
2019年1月1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时政热点:伟大梦想是拼出来干出来的
2019年1月1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时政热点:开辟国家治理现代化新境界
2019年时政:1月11日国际篇
2019年1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时政热点:架起合作的桥 打造和平之海
时政热点:努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
2019年1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时政热点:从“一步跨千年”到“跑步奔小康”
2019年1月第2周国际时政热点汇总
2019年1月16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9年时政:1月13日国内篇
习近平同朝鲜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举行会谈
周恩来缘何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2019年1月1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习近平: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时政热点: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不断增强我国制度优势
2019年1月12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时政热点:取得全面从严治党更大战略性成果
习近平同芬兰总统尼尼斯托举行会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