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高考试题的突出特点是以现实社会生活中的重大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能力,为此查字典政治网整理了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提高效率的秘方,请考生认真阅读。
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效整合基础知识
高中政治由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三部分组成,不同部分具有不同的特点。对于不同的部分,应采取不同的策略。
对于经济常识,考生应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比如对于“农业”这个重要的知识点,可以从“是什么”(含义、分类),“为什么”(地位、作用、现状),“怎么办”(根本出路,我国政府现行政策措施)来加以整合。对于哲学常识,应按照“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人生观和价值观”四部分的知识体系来归纳总结。
2、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有效整合时事热点
政治是一门时代性很强的学科。高考政治复习既要广泛关注社会热点,又不应陷入繁琐零碎的时事材料中,应该在比较全面把握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整合,以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首先,应抓住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条主线,并深刻学习领会一年来党和国家一些重要会议的精神。其次,应将有内在联系的热点问题有效地整合成与课本内容相关的热点专题。如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加息与提高存款准备金率,调整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扩大消费需求等热点问题可以整合为“宏观调控”专题。再次,把基础知识与热点复习有效结合起来,可以采取两种方法:一是以知识带热点;二是以专题热点带知识。
3、透过现象看本质——有效提高解题能力
考生最头疼的问题莫过于主观题下笔千言,却往往离题万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考生缺少必要的解题方法和技能,不能将所学知识与所考的题目有机结合起来。针对高考政治的能力要求(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考生可从三个方面努力。
A、要提高审题能力。审题要仔细。先审设问:要注意设问的指向性要求,是发散思维还是集中思维,要注意设问的考查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再审材料:要抓住材料的主题和关键词,要读懂材料(包括数据、图表、漫画)中的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B、要合理构思与组织答案。要多层次、多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地思考和分析。要有效利用“三个点”:即教材点、材料点和时政点;要努力实现“三化”,即答案要点化、层次化、专业化(准确运用学科术语)。
C、要精选巧练、限时限量。考前练习必须要有针对性,不能陷入题海战术。考生可把近几年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系统地做一遍,也可以精选一些优秀的模拟试题进行练习,但都应注意练习后的总结和反思。在文综考试中,政治题一般放在最后,考生往往对时间掌控不好,出现前松后紧而影响成绩。为此,李老师建议考生在最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
盘点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提高效率的秘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希望考生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重点高校定向招生当“弹无虚发”
时政热点:官员亲属经商要大开“监督之门”
时政热点:总书记为啥约干部“上网”?
时政热点:贪官儿子的“豪华包装”说明了什么
时政热点:“官商争相为其母祝寿”的盛景能长久乎?
防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
2016年中考政治依法治国考点辅导
2016年4月第3周时政汇总(04/11-04/17)
2016年中考政治违法犯罪考点复习
网上听民声,干部别得“自闭症”
2016年中考政治我国的经济制度复习指导
时政热点:“线上亲民”是为“线下近民”
为什么本科论文抄袭难以避免
找准“情感”支点 讲好中国故事
2016年4月第3周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李克强:深化教育改革激发更大活力 贯彻创新战略赢得发展未来
网络贷款卷钱跑路没那么容易了
别让“42秒视频”流于口水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探析(9篇)
时政热点:遏制“微腐败”还需唤醒纪律意识
为快递员报仇“义愤”不能没有边界
时政热点:这样的“猪蹄厅长”可以再多一些
时政热点:官员斗殴无赢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国务院关于印发上海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方案
中国有信心有能力跨越两个“陷阱”
在共享共建中消除城市贫困
时政热点:“提前退休”或是“裁撤冗员”的出口
时政热点:将鲜花和掌声送到党建前沿
2016年中考政治民主政治制度复习指导
时政热点:“没意见”是对责任“有意见”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