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主观题是分值最高的地方,为此查字典政治网整理了主观题的解题方案,请考生掌握。
解题的一般思路:
1、一般思路: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解答非选择题的一般思路的图示如下:
2、审题要求:
(1)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分清题干要求答题的类别,即回答“是什么”、或“为什么”、或“怎么样”、或“怎样体现”中哪一类。
(2)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3)审材料:获取材料中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3、答题要求:
(1)联想相关知识: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联想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或者将该知识点分解为几层意思,并以每层意思作为小论点来展开分析,分析中应结合材料中相关信息(即材料语言)。这种情况在解答“怎样体现”类的试题时经常用到。
(2)拟写提纲:通过审题,明确了答题的类别、设问的主体,以及考查的知识范围和题意后,必须在草稿纸上拟写提纲,这个提纲不要求写出每个要点的完整意思,只要求写出提示性的字或词。然后,依据这个提示性的提纲逐条写出答案要点。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两种语言的结合。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主观题的解题方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希望对考生复习政治有帮助。
比“塌陷区学校”更可怕的是“秘密”
文化热点:婚礼形式多样化要以文明为旨
2016年5月21日时事政治(国际)
经济热点:“航空天价服务费”不能总在天上
社会热点:出境游“维权”变“唯拳”症结在哪?
大学生需要“捡垃圾的务实”
文化热点:朋友圈拉票是一件皇帝新衣
时政热点:监管的“小船”为何说翻就翻?
师生恋背后的真相并不美丽
时政热点:谁给了“副站长”吃空饷的权力?
新时期如何守好共产党人的精神高地
文化热点:聚餐社交有点跑偏
社会热点:“二胎合同”是大孩爱与忧虑的生动范本
“甩老”难题需要老有所养制度破解
跑道的江湖何时能风烟俱尽
社会热点:网红“工地女孩”的小船能否登上梦想的彼岸
社会热点:治理群租房 规范比禁令更有效
文化热点:文艺不能单纯娱乐化
经济热点:保健品靠忽悠获暴利谁之过?
工匠精神能否生长,要看制度“指挥棒”
2016年5月18日国内外时事概要
环境热点:别让生态炸弹“上山下乡”
2016年5月19日国内外时事概要
时政热点:干部受贿买装备缺的是“清廉铠甲”
讲好中国故事到底难在哪里
经济热点:"农村淘宝"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
政策解读:发改委解读:改革先行 加快释放“双创”活力
初中生“管闲事”救女教师该不该鼓励?
时政热点:干部多下基层群众才不会“行路难”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遵循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