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的态度
中考中,政治科目满分为40分,主要题型有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选择题的题型一般分为:单选题、多选题。非选择题的题型有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前年沈阳市中考,政治满分的人大概有2000人,去年降到了1000多,满分的学生越来越少。朱燕老师指出,学习政治,首先要对这一学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很多学生都认为政治不重要,在考试之前突击一个月就可以了,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
朱老师告诉大家,要想学好政治,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学生对这门学科的态度是很重要的。
还有一部分学生把政治学习排在所有学科的最后一位,不够重视,平时不认真听讲,不做笔记,不背知识点,这样的学习态度非常不利于学生备考,在这种心态的影响下,学生很难在中考政治科目中拿到理想的分数。朱老师强调,进入初三后,学生对政治的学习要有一个积极的态度,认真准备,积极对待,就能在中考时取得满意的成绩。
政治复习第二妙招
牢固的基础
有些同学可能觉得政治学起来很枯燥,要背很多东西,但是作为一门文科性质的学科,对基础知识点记忆是很有必要的。朱老师又一次纠正了一些学生平时错误的学习态度。
对此她给在场的学生提出了几条建议和要求:
首先,应关心时事,培养兴趣。
材料题的很多材料都来自报纸上的新闻,作为考生平时要多注意身边的新闻,多看报纸,对一些热点事件着重关注。如果是2013年中考的考生,可以重点关注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沈阳市的相关新闻。
其次,学生要强化记忆,夯实基础。
政治的很多知识点都需要背下来,没什么捷径。但也不要事无巨细,全部记下来,挑重点,找热点记忆省时也省力。
最后,学生要掌握方法,提升个人能力。
答题技巧很重要,很多材料题的答案就在材料当中,要培养对关键字、关键词的敏感性。朱老师拿出了一道2012年中考的材料分析题作为范例给学生讲,从关键词、关键句中找到解题的答案。还告诉学生们平时多注意身边的新闻热点,答案就在身边。
政治复习第三妙招
正确的方法
朱老师还指出学习政治方法更重要,其中课前的预习尤为重要,课前预习,然后标出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在老师讲解的时候着重听讲,这样就能更透彻地掌握。
我们还要准备两个本,一个作为课堂笔记,一个作为课后错题集。朱老师强调课堂笔记是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记录,这样以后复习时便于快速查阅。课后错题集一定要仔细,认真。它会记录下学生经常犯的一些错误,每次在模拟考试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时间久了,错误自然不会犯了。中考前可以重点看看课后错题本。
要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对知识有一个全面宏观的把握,捋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和脉络,系统掌握知识。随后朱老师现场做了以党的基本路线为内容的示范,把党的基本路线分为两个部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两个基本点又可以分为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两部分,以此类推,就会形成一个清晰的关系网,一目了然。
中考试题中会有一些围绕生活实际的题,很多学生觉得不好答,朱老师拿出一段有关微笑沈阳的材料来给学生支招,建议初三学生平时要慢慢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答题的时候联想自己身边的跟材料有关的事,这样就能写出令阅卷老师满意的答案。
时政热点:村干部不雅视频,凸显村官管理漏洞
时政热点:城市规划失控背后是权力运行失范
时政热点:干部“打酱油”,问责不能打折扣
时政热点:公务员上班炒股有说法还得有管法
时政热点:行政事业性收费要补上“公开”这一课
时政热点:用新理念统领“十三五”规划编制
时政热点:不能再纵容扶贫弄虚作假
时政热点:“最萌”国旗让家国情怀更浓烈
时政热点:改革试点要为全局性改革趟出路子
时政热点:“一带一路”的三个共同体建设
时政热点:头顶乌纱帽,“公”与“私”须泾渭分明
时政热点:高度重视并运用正确的改革方法
时政热点:和平与发展事业再出发的重要契机
时政热点:违规宴请“穿马甲”就认不出吗?
时政热点:严处开会睡觉官员,不如破除文山会海
时政热点:“为官不为”处罚应成制度常态
时政热点:严控地方债 要有“天花板”
时政热点:全面从严治党,自我净化不止步
时政热点:习大大联大首秀何以“吸粉”无数?
时政热点:官员怎能打个电话将千万工程给司机?
时政热点:权力一任性,生命就5元都不值
时政热点:建设“制造强国”的战略选择
时政热点:官员闻风烧账本是聪明用错了地方
时政热点:被一盘虾连累的官员冤不冤?
时政热点:心手相连同筑强大中国梦
时政热点:警惕“处长政治”成改革的“中梗阻”
时政热点:堵死“狐狸建筑师”们违法用权的秘密通道
时政热点:以权力法治化推进治理现代化
时政热点:习近平国事访问,走出中美务实大境界
时政热点:用法律规范“奇葩证明”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